合肥市油菜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年产油菜秸秆38万多吨。4月下旬,合肥市政府出台今年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夏季风向特点,划定16个重点“禁烧乡镇街道”,实行属地管理,采取政策鼓励、死看硬守、严管重罚的办法抓秸秆禁烧。
包河区义城镇的村民吴老汉和老伴正在自家田里忙着收拾油菜籽。吴老汉说:“儿女都在外做工,老两口无法将秸秆挑过去,挑到堆放点的每亩补贴20到30元,一亩在1800公斤左右,请别人挑又划不来。”“那打算怎么处理呢?”记者问。他说:“政府不让烧,发现就要罚款,干部也很辛苦,我们只好辛苦点给挑到田边先堆放着。”他介绍村里有1100亩地,打工出去有好几百人,留在家里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了赶抢农时栽秧,很难在短时间内把秸秆运走。
为了帮助禁烧区内秸秆离田,合肥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做到宣传到户、登记到田埂、奖惩到农户、巡查到田头、服务到(秸秆)离田,组织劳动力帮助挑运、雇佣车辆把堆放点的秸秆送到收购点,尽量让秸秆当天离田。合肥市环保局秸秆禁烧办公室主任许晓明介绍说,5月15日到6月10日,仅环保部门就出动1360多人次,总共开出4份5940元的罚单,扑灭焚烧秸秆99起,在重点禁烧乡镇街道内没有发生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
截至目前,合肥市发生两次空气轻微污染,比去年出现中度污染有明显改善。明显的一次是从5月24日下午2时开始,合肥市被市郊燃烧秸秆的刺激性烟雾笼罩,很多市民感到眼睛不适。在“大雾”最浓厚的傍晚,行走在城市的车辆均放慢了速度;而安徽民航自5月25日傍晚8时许至当晚10时30分,取消了4个航班的进出港任务,原定温州―合肥、北京―合肥等航班分别迫降南京、上海;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则向司机们派发“恶劣天气提醒卡”。
许晓明说,今年造成合肥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非禁烧区和距离合肥不远的周边地区大量焚烧秸秆。秸秆没有很好的出路,禁止只能在小范围内有效,难以改变总体状况。许晓明认为一方面要加大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结构调整,在城市周边地区减少油菜种植面积。
《人民日报》 (2006-06-22 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