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没到现场,但从电视上瞅几眼,咱就能发现,那地方简直是一个符号的海洋,单从球迷的脸“色”看,咱就看到了光怪陆离的多彩“脸谱”,捷克球迷脸上的红白蓝三色,意大利球迷脸上的红白绿三色,德国球迷的红白黑三色,澳大利亚球迷的黄绿双色,阿根廷球迷的蓝白双色……同样是红白蓝三色,捷克人和法国人的涂法还不一样。不管怎么说,这些脸谱,都能让世界各地的好“色”之徒过目不忘。
除了脸上的,还有许多文字符号,日本球迷在一面蓝色大旗上写了一个汉字:魂。这也是符号。
还有更多的造型符号,美国球迷的山姆大叔高桶帽,墨西哥球迷的大草帽,都是举世皆知的符号,这是他们的原生态,是他们的传统。
看了人家的符号,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符号在哪里?八荣八耻的头一条,是“以热爱祖国为荣”,在世界杯这个举世瞩目的大舞台上,看到了别人用自己的符号表达对自己祖国的虔诚和热爱,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即便是中国队今天出现在德国的赛场上,那么,我们球迷的符号准备好了吗?咱利用这个机会,要向世界展示什么呢?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来到贵州梭嘎,看这里一年一度的长角苗“跳花节”,坐在隆嘎寨的山脚下,看着长角苗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跳芦笙舞,看着对面山坡上,头戴长角的姑娘们站满了山坡,形成了一道漂亮的“花坡”,心里有了这么一个想法:苗族的这一支系,五六千人,论跳舞,比不上雷山的郎德寨,论服饰,比不上大塘的短裙苗,论唱歌、论饰物,比不上施洞,论节日,论场面,更是比不上台江的姊妹节闻名中外。那它凭什么吸引这么多人来到黔西这样一个偏远苗寨?还把那挪威人富斯特龙先生也给招来了,让这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而且,“毫无利己的动机”,掏钱在这里兴建了一座“长角苗生态博物馆”。
看来就是这个“长角”符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实现了“缘分”这个东西,梭嘎人并没有费多大劲,他们没有费劲八力地向外面宣传自己如何如何,他们“招人”的秘诀,无非是保留了从祖上代代相传的一种习惯,而且也并不破费,就是把木板削成牛角状,让姑娘们戴在头上,外面缠上黑毛线,就把大山之外的我们给招来了。
跳花节是节日,世界杯也是节日,有节日就有符号,有符号,这里面就蕴涵着感情。咱看了世界杯的符号,再回过身来,琢磨琢磨咱自己的符号,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两年后,奥运会就在咱家门口开,今天,就开始琢磨琢磨“北京的符号”,“中国人的符号”,应该说不算太早。
这届世界杯咱没露脸,没关系,来日方长,前面的机会还多得是。怕的是老天爷给了咱露脸的机会,咱光想着露脸,却忘了咱自己祖传的符号,不知道该往脸上画什么?头上戴什么?歌里唱什么?手怎么舞之,足怎么蹈之?连咱自己都不知道这张“中国脸”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