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中“母亲河”污染治理亟待加强
2006-06-18
“以前不下雨的时候,上面流下的水都是红的,臭得很,根本没法用。”家住陕西岐山县益店镇官庄村53岁的王大妈说。

    小韦河里的“红水”来自上游两岸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由于许多造纸厂已被当地政府关停或勒令整改,小韦河的水质逐渐变好。然而不达标排放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小韦河是陕西省第一大河渭河的上游支流。每天,这样的污水源源不断的流入渭河,又通过这个黄河第一大支流汇入中国的“母亲河”。据陕西环保部门统计,2004年,渭河流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超过6亿吨。渭河被当地人戏称为关中的“下水道”。

    为了了解渭河的污染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小组近日来到陕西,对渭河两岸执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情况进行检查。

    全长800多公里的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在陕西流经宝鸡、咸阳、西安等几大城市。该省80%以上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渭河排泄。

    据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田锡军介绍,按国家对地表水水质标准要求,渭河应不超过IV类。通过近两年实施渭河治理方案,渭河总体水质有所好转。但2005年,渭河13个监控断面中,9个为劣V类。

    此外,自70年代以来,渭河流域年径流量逐年减少,90年代后年均不足70亿立方,只占60年代的一半左右,而渭河流域的用水量却迅速增长。2000年后超过50亿立方。在枯水期,渭河几乎无生态来水,丧失了自净能力。

    为了有效遏制渭河水污染恶化的状况,国务院已经批准了《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对于渭河的第一大污染源造纸厂,陕西省已经要求到2006年关停所有年生产3.4万吨以下的化学制浆和年产2万吨以下的的废纸造纸企业。目前,渭河流域的造纸企业数已由2001年的600家减少到现在的149家。

    陕西省环保局副局长李兴民说,渭河流域已建成和正在建设过程的污水处理厂现有19座,设计处理总规模137.8万吨/日,其中已建成并运行的9座,有望减轻渭河污染问题。

    除了加强污染治理外,李兴民表示,渭水的污染问题需要综合整治,不仅要治污、引水入渭,还要解决泥沙淤积、流量减小的问题,加强沿河水土保持工作,从多方面入手确保渭河水质不再恶化。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