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表现良好依赖于亚洲增长
新兴全球中产阶级将促进各国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
中印经济快速增长,为国家间整体贫富差距呈现下降发挥了主要作用
全球化浪潮会在未来25年把多达8亿人“推入”中产阶级。世界银行(WorldBank)13日发布的年度报告这样说。
世界银行13日在北京与全球同步发布《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应对下一波全球化浪潮》。这份报告专门辟出章节展望迅速崛起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并强调中国已成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而且,“中产阶层”人口将由目前的4亿增加至2030年的12亿。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这份64页的报告“可谓近期罕见之物”,因为最近很少有哪项研究对全球化的前景如此乐观。
“全球中产阶级”崛起
该报告不仅预计全球经济在未来两年内将表现良好,而且还预计,从现在至2030年,全球化进程将快速推进。
报告乐观预计,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1%;相比之下,1980年以来仅为2.1%。它还预测,迅速增长的国际服务贸易———其中半数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推动全球化进程。
该报告作出上述长期预测的关键,就在于“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报告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指人均拥有4000~1.7万美元购买力的人群,将会有机会进行国际旅行、购买汽车和其他先进的耐用消费品和获得国际水平的教育,并在本国和世界经济政策制定和体制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这些幸福的少数阶层仅占全球人口的7.6%。但报告预测,“到2030年,将有1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5%,将属于全球中产阶级行列。现在,这部分人口仅有4亿。”届时,40%以上人口进入富裕和中产阶层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将超过30个。而目前,达到这一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只有6个。
他们还认为,这种影响将超越国界。“新兴的全球中产阶级不仅会拥有购买力,用于采购以前主要面向(富裕)国家消费者的产品,而且,他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有可能成为一股主要推动力,促进各国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
中印作用巨大
报告预测,未来25年,全球经济有可能从2005年的35万亿美元到2030年扩大到72万亿美元。世界银行贸易局经济顾问、报告主要执笔人理查德·纽法默说:“发展中国家的强劲表现所起的推动作用则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虽然(发展中国家预期经济增长率)最终的确切数字无疑会有差异,但基本趋势是不受任何影响的,除非发生最严重或破坏性的冲击。”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也将对全球减贫产生重大影响。“生活在每天一美元贫困线下的人数可以减少一半,从现在的11亿人到2030年减少到5.5亿人。不过,部分地区,主要是非洲地区有可能落后。”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说。
从地域角度看,该报告预测东亚、南亚、东欧及中亚地区与富裕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将继续缩小,而中东和拉美地区与富国的差距将保持目前的水平。
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国家间整体贫富差距(以人口为权重)呈现下降发挥了主要作用。不过,“全球中产阶级很可能会迅速壮大,但其对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力还远未得到证明。”文 王靓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