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参议院军事委员会11月5日以24票对0票,一致通过候任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的提名审查,并将提名案送交参院全体讨论。按照参院议程,预料盖茨最快6日就可轻骑过关。
扬言“协防台湾”
参院军事委员会5日摆出了“明星阵容”来审核盖茨出任美国国防部长的资格,成员包括希拉里、肯尼迪、麦凯恩等,个个都是具有角逐美国总统宝座实力的重量级参议员。
在长达5小时的听证会中,议员的质询焦点多在伊拉克战事。但在事前的书面问答中,不少议员问及台海问题。
盖茨在书面证词中公开宣称,美国应当协防台湾。他认为,美国应该密切关注中国军力,并依据《台湾关系法》协防台湾。
盖茨关于台海问题的一系列强硬言辞不仅让人揣测,将由盖茨领导的国防部在处理对华关系问题上,是否会重新走上拉氏的强硬路线?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赵可金博士表示,尽管盖茨在听证会上关于台海问题的言论听起来强硬,但却更像是一种“拉票”行动。可以预料,在未来两年,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台立场上不会有大动作。
美国政府候任官员面对握有“生杀大权”的国会时,喊喊狠话几乎成了惯例。而一直以来,美国国会就是在台湾问题上兴风作浪的“大本营”。在中美建交之初,《与台湾关系法》就是在美国国会的大力推动下通过的,以法律的形式宣示美国不会放弃台湾的立场。
“盖茨尚需国会的任命,他在这时放出协防台湾的言论,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表面文章,赢得参院内亲台议员对他任命的支持,拉取选票。”赵可金说。
情报战+政治战
不仅如此,听证会上盖茨还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正在对美国形成“日益增加的军事威胁”。
俄克拉荷马州共和党参议员詹姆斯·英霍夫在听证会上问盖茨,是否知道“中国潜艇跟踪小鹰号航母”等一系列事件。另外一位参议员也问到盖茨如何是否了解中国正成为与美国竞争能源的主要对手,以及中国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盟友所形成的威胁。
盖茨说,由于已经长期离开政府,不大清楚一些最新的机密情报,因此不好随便表态,他一旦上任很希望能够尽快仔细研究和听取有关情报。
今年63岁的盖茨言谈温和,个性谨慎,在美国政坛有着近30年丰富的情报经验,是一位务实派和实用主义者,而且比较低调,跟拉姆斯菲尔德张扬的个性有鲜明的区别。
赵可金博士就此指出,以盖茨的中情局出身,未来其对外军事政策很可能会转向情报战和政治战。
不过,赵可金博士说:“即使上任,盖茨也只是布什政府对外政策团队中的一分子,并不会改变大局。中美双方已经建立中美战略对话机制,对华关系、台海问题等主要都会在这个框架下解决。”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