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太空军事复兴计划,力争10年内建成现代太空作战系统阻止美国独霸太空
继美国公布新的航天政策之后,俄罗斯亦不甘示弱。近日,俄罗斯太空部队司令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VladimirPopovkin)向媒体公布了俄罗斯太空军事复兴的计划———加强军事航天力量的建设,不断提高太空武器的作战能力,赋予太空部队发射各种军用航天器和打击敌太空武器系统的任务。
航天预算10年内翻几番
俄罗斯明年将迎来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50周年。不过,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俄罗斯太空军事的各项潜能几乎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很多系统几乎没有收益。2001年,俄罗斯卫星定位系统“格洛纳斯”(GLONASS)的在轨卫星由1995年的24颗减至8颗,所有航天器由186颗减至目前的94颗至97颗。目前,俄罗斯的航天投入仅位列世界第6位,落后于美国和印度。
不过,俄罗斯太空部队司令弗拉基米尔近日宣布的俄罗斯太空军事复兴计划称,2006年,亦即俄罗斯实施“10年联邦航天计划”的第一年,俄罗斯的航天拨款比2005年增加了1/3,从185亿卢布增加到240亿卢布。所需资金通过两个渠道分配:“2007-2015年(国防与安全)政府武器装备计划”、“全球导航系统”与“2006-2015年俄罗斯航天中心发展”专项计划。
另据俄罗斯国家杜马的一位消息灵通人士日前透露,俄政府2007年的航天预算将超过500亿卢布。俄政府早些时候曾明确表示,俄在今后10年(2006-2015年)内对航天领域的投入将达到创纪录的4868亿卢布。
继续建设“格洛纳斯”系统
弗拉基米尔说:“俄罗斯太空部队建立5年来,最大的成就是转移了俄罗斯太空军事和太空导弹防御系统潜在的危机,避免了太空轨道卫星及地面设施从数量和质量上的大幅下滑,做好了复兴的前期准备。”
俄罗斯太空部队计划从明年开始部署新型军事航天器,到2009年-2010年间,所有太空军事计划的关键领域即可看见效果:目前使用的航天导弹系统将减少;由含有剧毒物质的燃料推动的火箭将被环保火箭所取代,正在研发的中型火箭Soyuz-2将成为今后10年内部署军事航天器首选的助推器。
“格洛纳斯”(GLONA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研制仍将继续。俄罗斯计划今年12月25日发射3颗在轨寿命达7年的GLONASS-M卫星,2007年发射6颗。2008年开始,新一代GLONASS-K卫星(在轨寿命10-12年)即可建成。该计划如能实现,将使“格洛纳斯”系统的卫星数量达到24颗,其中4颗使用寿命为10年至12年。
重点发展反卫星武器
俄罗斯太空部队预警系统有望年内装备新预警雷达站Voronezh-M,目前该雷达站正在圣彼得堡地区进行最后的完善和测试。该预警雷达站能够在花费更少的时间和资源的情况下,完成部署、维护和运行。预计到今年年底,该雷达站将进行试验性部署,到2007年即可全面执行任务。第一步是取代俄罗斯以外的旧雷达站———一个在阿塞拜疆,两个在乌克兰,另外还有在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的雷达站,南部边境将赢得战略优先权。该网络建成后,可以解决因为前苏联部队解体而产生的领土周边雷达覆盖问题。
根据俄罗斯“10年联邦航天计划”,反卫星武器是俄罗斯的重点发展对象,目前主要研制两大类反卫星武器———共轨式反卫星武器和激光及粒子束反卫星武器。
此外,俄罗斯还设计了反未来军用卫星的其他空间作战手段:
一是将空间雷(杀手卫星)部署在美卫星的轨道附近,作战时通过接收地面指令,用常规引爆方法摧毁卫星。
二是用事先在大气层上方爆炸核装置产生的强烈红外辐射,使美反卫星导弹的探测、预警和传感器等系统失灵,同时破坏美国的空间C3系统。
三是在美天基激光反射镜轨道上设置反向运动卫星,向反射镜投放大量相对速度达16公里/秒的钢球。
四是在美地基激光器上方的大气层投放由大片吸光材料形成的云层,让激光束发散。(储信艳)
新闻链接:“格洛纳斯”系统
“格洛纳斯”(GLONASS)与美国的GPS、欧盟的“伽利略”并称为三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格洛纳斯”开始研制于上世纪70年代,1982年10月首颗卫星入轨,1993年至2000年,先后有20余颗卫星并网。最近几年,因为俄罗斯经济严重衰退,系统更新受阻,一度只剩6颗卫星能够运行。俄罗斯近期的目标是2010年前向系统部署24颗卫星———21颗为工作卫星,分布于3个轨道平面上,3颗为备份星。
GPS系统由24颗工作卫星和4颗备用卫星组成,24颗工作卫星分布在6个等间距的轨道平面上,卫星轨道接近圆形,克林顿执政时期已经投入民用。“伽利略”系统比较年轻,要到2008年方可建成和投入运营,但它确定地面位置或近地空间位置要比GPS精确10倍,“几乎可以找到车库的门”。
与GPS的技术成熟、“伽利略”的精确度高相比,“格洛纳斯”的突出优势是抗干扰能力强,因为它包含的卫星使用了不同的载波频率,可以有效防止整个卫星导航系统同时被敌方干扰。
反卫星武器:共轨式反卫星武器
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即开始研制共轨式反卫星武器。
目前俄罗斯已建成15个快速反低轨道卫星系统发射台。据悉,俄共轨式反卫星拦截器的作战发射区域为1500公里×1000公里,作战高度为150公里-2000公里,作战反应时间为90分钟。制导方式采用雷达寻的或红外寻的,圆概率偏差(CEP)不超过1公里;接近目标的相对速度为40-400米/秒,拦截目标卫星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第一圈轨道内拦截)到3.8小时(第二圈轨道内拦截)。
激光反卫星武器
前苏联的激光与粒子束反卫星武器的研制工作和共轨式反卫星武器几乎同步,计划部署平台有地基、空基(机载)和天基。
目前俄罗斯拥有两种陆基高能激光武器,2010年即可用于实战。此前,前苏联/俄罗斯共进行了18次反卫星激光武器试验,11次获得成功。1975年10月18日,前苏联在莫斯科以南50公里处,连续5次用氟化氢激光器照射了两颗飞临西伯利亚上空用以监视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美国早期预警卫星,使其红外传感器失效达4小时之久。1981年,前苏联在“宇宙”系列卫星、飞船和“礼炮”号空间站上进行了8次激光武器试验均获成功。1981年3月,前苏联利用一颗卫星上的小型高能激光器照射一颗美国卫星,使其光学、红外电子设备完全失灵。
粒子束反卫星武器
前苏联研制的粒子束武器的射程一般只有5公里-10公里,若安装在卫星上进行空间作战,射程可增加为几百公里。
据悉,俄罗斯的粒子束武器目前尚处于实验原理的研究探索阶段,离实战要求甚远,2010年左右有可能设计出摧毁卫星的实用系统。
新闻分析:俄文武两手防美独霸太空
随着国力的增强,普京政府又燃起了重振俄罗斯航天大国的雄心,但是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俄罗斯军队目前已将太空作战视为现代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目标不仅仅是空天防御,还包括战略威慑和通用战略行动。“2007-2015年(国防与安全)政府武器装备计划”中,就涉及2016年及以后的空天防御问题,规划了未来20-30年间建造空天防御的主要领域及阶段。
但是,俄罗斯太空军队和俄罗斯航天局遇到了先进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会有所延迟、提供的武器质量程下滑趋势的难题。此外,资源和人口的限制也迫使俄罗斯必须开发新的技术政策,才能维持和发展太空系统和太空导弹防御系统,且使其随时准备好付诸使用。俄罗斯太空部队弗拉基米尔将军说:“轨道和地面设施的发展不平衡。我们正在被甩在后面,特别是美国。我们也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
为阻止美国独霸太空,俄采取了文争武斗的两手措施:文的一手是与美国打外交战,俄一方面高调公开批评美国的做法,团结其他国家反对美国,让美国知难而退。武的一手就是加快研制先进武器系统,不让美国在太空武器领域一枝独秀。但最终显然还得看俄罗斯的研发能力。(储信艳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