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明朝玉兰树生命垂危(图)
2006-06-15
 
通海明朝玉兰树生命垂危(图)

明朝玉兰已经枯萎

  玉溪市通海秀山公园里有株珍贵的明朝玉兰树,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游人为其倾倒,可如今这株玉兰树将花容凋落。“如果年底还不见返青的话,基本可以断定已经死亡。”面对现已病入膏肓的明朝玉兰,通海秀山历史文化公园负责人岳喜伟无奈地说。

  百年古木病入膏肓

  这株明朝玉兰在通海秀山公园的玉皇阁还鹤楼前,它浑身斑驳,5米高的躯干上已不见一点绿色,伸出的树枝也仿佛极易折断。整个树干需要用钢架支撑才能“站”稳,树干从基部开始,已用红土包裹了起来。整株玉兰就像一位已步入了垂垂暮年的老人。可谁又能想到,这株明朝玉兰曾经与宋朝古柏、元朝香杉合称秀山名木中的3绝。400多年的历史,已足以使它“木秀于林”,加上它淡淡幽香的花瓣,每年花开时节灿若白云、清香醉人,多年来,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吟诗作赋。

  岳喜伟告诉记者,几年前,这株玉兰树就患上了病,树皮时有脱落,花也越开越少,尤其这一两年最为明显。“究其原因,由于年代久远,花坛里的蓄水渗到玉兰根部,导致树根常年泡在水里而发生腐烂。同时因为空气湿度过大,树皮也常常干一块湿一块的,最后发生了腐烂。这些问题也是近两年才发现的。”

  专家会诊紧急抢救

  据岳喜伟介绍,去年7月9日,公园请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南林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对这株古玉兰做了专题研究,最后提出了抢救建议:一是解决树根部的排水、通风、透气的问题;二是移走紧邻古玉兰的两棵木本绣球;三是清除树干表面苔藓,并用药物作杀菌处理;四是用生根粉适时灌根。另外,今年内秀山公园的有关管理人员还借鉴通海传统花桩培植技法,用红土包裹古玉兰主干,促其发芽。

  但现实却不如人意,“虽然我们已经全力抢救,但看来效果不太明显。”岳喜伟说,“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传统花桩培植技法,看看到底有没有效果。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春城晚报,让更多的专家参与进来,和我们一起拯救这株珍贵的明朝玉兰。”

春城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