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格紧张局面持续升级 专家表示开战可能性不大
2006-10-09
核心提示:因“间谍事件”,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关系的紧张局面持续升级。俄国家杜马将格方上月底扣押5名俄军官之举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专家认为开战可能性不大,但俄方已加紧对格实施包括经济制裁在内的各项制裁。

9月29日,俄士兵在格首都的高加索集群司令部执勤(资料图)

俄格争端背后:“玫瑰革命”第二步

本报特约记者臧文茜发自莫斯科

连日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关系的紧张局面持续升级。俄国家杜马将格方上月底扣押5名俄军官之举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尽管格方已释放俄军官,但俄方仍加紧对格实施包括经济制裁在内的各项制裁。

俄方表示,只要格总统萨卡什维利改变对俄的态度,俄方就会放松对格的压力。俄方还称,俄罗斯不想被激怒,而想得到尊重,希望格方的反俄行动能够停止。格方则表示俄罗斯的做法“出格”,并声称不会主动改善对俄关系。

俄外长拉夫罗夫在解释对格制裁的原因时称,格鲁吉亚军队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一些不久前加入北约的东欧和中欧国家提供的苏制和俄制武器,而格用于发展武装力量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法渠道自俄罗斯流入的资金,俄方对格采取交通、邮政等方面的制裁,正是为了阻止非法资金自俄入格,格鲁吉亚“不可以既靠俄罗斯来供养,又来侮辱俄罗斯”。

俄总统普京还严正警告:绝不允许第三国插手俄格争端。他表示,第三国的任何举动都会被格领导层解释为对其行为的鼓励,因此第三国的介入将直接威胁该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萨卡什维利声东击西

长期以来,由于国力较弱,格鲁吉亚一直靠世界银行贷款发展国内经济。目前,该国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仅为104美元,政府部门人均月工资为123美元,国有企业人均月工资只有97美元。由于国内失业率逐渐上升,格鲁吉亚有100多万人涌入俄罗斯,且其中有一半以上属非法打工。另外,格鲁吉亚自然资源极度贫乏。一直以来,其所用的天然气和电力基本靠从俄罗斯进口。而其农业产品也绝大部分出口俄罗斯,而这又是该国的主要财政来源。

萨卡什维利在“玫瑰革命”中上台3年以来,国内经济起色不大,其对民众所做的承诺也甚少兑现。在有分离主义倾向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地区等问题上,他也未取得明显突破。今年夏天,他派遣军队进驻位于邻近阿布哈兹的科多里河谷上游,这一行动激怒了阿布哈兹当局。

对萨卡什维利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转移民众的注意力,以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获胜。

鉴于其任期内一直奉行“亲美疏俄”的政策,因此“反俄”这张牌刚好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不仅可以打压格国内亲俄的反对派政党,还可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表示“决心”以继续博得其支援,更可以借此试探俄罗斯在对待格加入北约问题上的态度。

一些独联体问题研究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其实,自格鲁吉亚的亲俄反对派代表9月初被捕时,萨卡什维利就已经开始了反俄行动的第一步,现在只不过是行动的第二阶段,即“公开向俄罗斯挑衅”。每一步都是萨卡什维利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俄军方的监测数据显示,仅在今年7、8月间,格空军直升机就12次进入格鲁吉亚-南奥塞梯争议地区的上空。这也是导致俄格矛盾近期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约借势加速东扩

近期的一系列事态表明,萨卡什维利不仅想把俄罗斯在格境内的剩余驻军尽快“挤走”,还试图把俄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维和部队撵出。此外,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今年7月的开通,又加快了格方排挤俄势力的脚步。

俄罗斯舆论指出,格当局强硬的对俄立场,未必没有得到美国的首肯,因为美国从“玫瑰革命”时起就已经成了格鲁吉亚的“实际庇护人”。对美国来说,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里海石油将绕行俄罗斯,将来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后,美国还可以把俄罗斯在该输油管道途经国的军事存在完全排挤出去,把北约东扩推进到俄罗斯家门口。

在北约决定与格鲁吉亚展开“积极对话”后,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现在北约的扩张过程已经被人为地加快,因为格鲁吉亚明显不符合加入北约的标准。北约意欲通过拉拢格鲁吉亚向其他国家证明:格能够尽快加入北约是因其奉行“反俄政策”,所以就能成为一个例外。

据悉,俄罗斯正在俄格边境的高加索地区组建两支配备最先进装备的山地部队,任务是保障俄边境的安全。

开战可能性不大

根据协议,俄罗斯将于2008年撤离驻格军事基地,但这并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为驻格军事基地的命运,关系到俄对外高加索地区局势的影响和控制力。格鲁吉亚处在进出高加索地区的战略通道,东临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里海,是俄罗斯与北约对峙的最后一扇大门。俄罗斯与同处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关系密切,且在该国设有军事基地。但俄向该军事基地提供给养必须从格鲁吉亚过境。一旦格加入北约,俄与驻亚美尼亚军事基地的联系就会被切断,这也将直接导致俄南大门的“失守”。

此外,许多中亚国家一直希望摆脱对俄罗斯输油管道的依赖。一旦俄对这一地区失控,中亚国家很可能进一步加强同外高加索国家的合作,将这一地区当成自己向西方出口能源的新通道。

观察人士指出,尽管格俄双方目前剑拔弩张,但开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格鲁吉亚打不起,而俄罗斯也不想打。解决争端的最好办法就是两国总统会晤。但萨卡什维利一直拒绝这样做。僵持越久,格鲁吉亚受伤就越深。从很多问题的处理方式上看,只能说,39岁的萨卡什维利的确“太年轻”了。第一财经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