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证实将在一年内辞职 代表工党向公众道歉
2006-09-08

布莱尔(资料图)

英国首相布莱尔7日宣布,他将在一年内辞去首相职位,但拒绝给出离职的具体时间。此举是为了平息工党内部近来针对布莱尔的联合“逼宫”。

不言辞职时间

布莱尔当地时间7月早上在电视声明中说,他代表工党为过去一周内发生的事件向公众致歉。但他表示他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不会给出具体的辞职时间。“我现在不会设定一个具体的日期。我想这是不合适的。我会在将来宣布,会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布莱尔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布莱尔补充说,他首先是英国首相,必须对公众、对国家负责,公众不应该成为旁观者。他希望他能够继续正常工作。不过,几个星期之后的工党大会将是他作为工党领袖的最后一次大会。

代价沉重

布莱尔于1997年5月出任英国首相以来,英国所面临的外交、内政大事异常频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种种挑战布莱尔都应付过来了,但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作为自19世纪以来在位时间第二长的英国首相(仅次于担任首相11年的撒切尔夫人),布莱尔曾经高涨的民意支持度受伊拉克战争和与美国总统布什的关系严重影响。在反恐问题上,“7·7”爆炸案和今年8月挫败恐怖分子劫机阴谋给首相办公室施加了很大压力。其民意支持度一度跌至26%,使他成为1968年以来最不受欢迎的工党首相。加上党派内部的联合“逼宫”,如今的布莱尔可谓腹背受敌、里外不讨好。反观9年前,布莱尔藉由介于保守党和老工党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的论述,包装出一个“新工党”,一举击败已经执政18年的保守党。当时正值克林顿时代,布莱尔与克林顿肩并肩共同推动第三条道路,使该思想迅速风靡西方世界。但是,庞中英指出,随着克林顿的离任,布莱尔未免有些形单影只。此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人们逐渐发现,他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并没有对欧洲甚至世界产生多大影响。

已经名垂青史了

今年5月初,英国工党在英格兰地方选举中败北,随后的内阁重组引发党内分化,民意支持率日益下降。在此情况下,工党内部发出声音,认为布莱尔越早下台,工党挽回颓势的希望就越大。庞中英指出,面对目前的这种局势,布莱尔内心的压力很大。前不久,他在接受采访时呼吁外界停止对他何时下台的猜测,他说他完成了其他首相没有做到的事情,现在应该让他继续首相的工作。“布莱尔已经名垂青史了,他是一个政治强人,在很多方面都是强人。”庞中英说,在他走后,人们会对他的“第三条道路”和“新工党”作出评价。而对于工党内部,即使没有戈登·布朗,也有其他人来扭转失误,赢得认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