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借反恐推行全球霸权世界“越反越恐”(图)
2006-08-16

美国及其盟国的百姓在心理恐慌与政治动员中度过了四个“9·11”的祭日,如今又到第五个年头。近日英国查出的企图袭击飞机事件说明,恐怖分子既没有因为感化而改邪归正,也没有因为威慑而放下武器,相反,他们仍在“默默耕耘”,伺机而动,成了笼罩全球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阿富汗清剿塔利班武装的美军士兵 [资料]
在阿富汗清剿塔利班武装的美军士兵 [资料]

恐怖主义“病在腠理”,美国却用“膏肓之治”。借反恐而言他,用“猛药”而技穷,是这场反恐战效果不彰的主要原因。早在“9·11”之前,布什政府以新保守主义者为主流,炮制“布什主义”,以先发制人、单边主义和政权更迭为其主要特征,吹嘘美国力量论和霸权例外论,无视国际法和国际体制,在全球寻找敌人巩固霸权。“流氓国家”、“邪恶轴心”、“暴政前哨”等名词先后出台;中国等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则成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一时间冷战空气再次蔓延。

“9·11”的到来并没有让布什政府反省上述做法。反而借此变本加厉地实施新保守主义,无视恐怖主义根源,简单采取军事打压。以反恐的名义,美攻打阿富汗,侵入伊拉克,进行全球军事调整,扩大军费,更新武器,遏制国内自由主义思潮。这些事后证明并不完全是为反恐。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报告就显示,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不存在;伊拉克从一个原先恐怖活动难以插足的国度,正在演变为伊斯兰极端主义者的训练大本营,有向苏联治下的阿富汗发展的趋势;层出不穷的“虐囚”丑闻则损害了反恐主旨。战争是反恐的语言,也是霸权的语言。

正是在军事反恐效果不彰的情况下,布什意识到反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配合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第二任期,布什拿起了意识形态武器,强化了“自由”与“民主”对非西方国家,尤其是伊斯兰的改造。“大中东民主”计划、颜色革命等诸多急推民主的方案出台,企图借此瓦解恐怖主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事压力,却在另一方面激发更多仇恨。因为这些计划仍然禀持霸权心态,对不符合美战略利益的事物或国家一律贴上“不民主”的标签,实行双重标准,很难以德服人,更谈不上标本兼治。对于化解仇恨、分离极端势力、消除恐怖主义土壤等长远目标而言,无异于南辕北辙。

五年来,布什政府草率地将反恐目标绑在新保守主义战车上,继续进行着全球霸权实践。五年来美国进行“全球反恐战争”的费用超过4300亿美元。花了这么多钱,这个世界却越反越恐,究其根源,美国的新帝国野心难辞其咎。(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