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签署命令,要求在两年内撤出临时部署在车臣境内的内务部和国防部的部队,预计年底前车臣的联邦部队人数将由现在5万人减少一半。分析人士认为,普京此举显示了对车臣总理卡德罗夫的坚定支持,是车臣走向“高度自治”的一个步骤,而撤出的军队也会加强北高加索地区的反恐力量,可谓“一举两得”。
安全权力转交车臣地方机构
8月9日,普京总统在听取卡德罗夫有关车臣重建进展的汇报后,俄罗斯联邦政府机关报《俄罗斯报》全文登载了总统普京签署的命令,要求内务部和国防部准备在2007年到2008年分步从车臣撤军。
这份普京签署的N832号总统令显示,俄联邦内务部和国防部在2006年12月15日之前提交北高加索地区反恐行动联合部队集群改革建议,仅保留内卫部队第45旅7000人、国防部第42旅15000人和3000人的伊图姆·卡林斯基边防大队。届时,部署在车臣境内的联邦部队人数将由现在的5万人减少一半,从而使2007年到2008年从车臣共和国境内分阶段撤出内务部和国防部常驻部队成为可能。由车臣总理卡德罗夫控制的约2万人的车臣内务部和“南方”、“北方”特种营将成为车臣地区最有战斗力的地方强力机构。
部分撤出部队或部署北高加索反恐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在会见车臣总理卡德罗夫之后公布2日就已签署的总统令,意在表明联邦部队即将从车臣大规模撤军是车臣总理的功劳,以此提升卡德罗夫在车臣的威望。在普京的大力支持下,卡德罗夫已经成为车臣强有力的人物,如果他再能控制该地区石油资源,就将成为车臣实际上的领导人物。
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侯艾君表示,普京早就表示过,要逐步实现“用车臣人治理车臣”,也就是要使车臣管理“本地人化”。尽管车臣的名义上的最高首长是总统代表阿尔汉诺夫,但是与土生土长的卡德罗夫相比,普京实际上更支持用他来真正管理车臣,实现“高度自治”,稳定南部地区的民心。
而普京把部署在车臣的武装逐步撤出,部分将要从车臣撤出的联邦部队可能会部署到北高加索地区其他共和国境内。此举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北高加索地区反恐兵力兵器的行动效率,完善协同机制,落实《俄联邦反恐法》,以便剿灭在北高加索地区肆意活动的恐怖分子。撤军能解决俄罗斯最关心的这两个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张乐)(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