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喀秋莎”PK“大卫王”
![]() |
黎真主党武装常用武器AK-47(上)与以军“塔夫尔”自动步枪(下)(魏萌供图)
![]() |
谈及真主党武装,不能不提到这支武装手中掌握的相当数量的火箭弹。这些火箭弹除部分是真正的“喀秋莎”外,大部分已经过五花八门的改造,成为专业人士也难以辨认的“新式武器”。
7月28日,真主党的3枚火箭击中以北部城镇阿富拉,这3枚经过改造的火箭弹填装了大约100公斤的爆炸物,射程也增至90公里,其性能令以军专家也感到吃惊。真主党手中普通的火箭弹射程大都在25公里以内,短射程虽然使打击能力受限,但同时大大增加了防守方的难度。
由于“爱国者”导弹在对付这些“小不点”时显得无能为力,以色列已在特拉维夫周边加紧部署3套“箭”式反导系统。有着“大卫王神箭”之称的“箭”式导弹防御系统是美以合作研发的产物。于2000年正式加入以军现役,是世界上第一套实战部署用于截击中、短程导弹的防御系统,其设计出发点就是填补“爱国者”导弹的反导盲区,加强以色列的全方位反导能力。“箭”式能否真正成为“喀秋莎”们的克星,人们对此拭目以待。
![]() |
这是一名配备典型装备的以色列国防军突击队员,头戴配有迷彩伪装网的以色列自制尼龙材料头盔,可以防范低速弹丸和炮弹破片;手里拿的是美制M-4短枪管5.56毫米突击步枪
在此次以军地面战行动中,以色列军工界引以为傲的“梅卡瓦Ⅳ”坦克在24年后续写了“梅卡瓦”家族与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较量。
“梅卡瓦”系列由以色列装甲部队名将塔尔将军主持设计,首辆“梅卡瓦Ⅰ”于1978年装备部队,并在1982年以军入侵黎巴嫩的战争中获得巨大成功。而此番参战的“梅卡瓦Ⅳ”坦克在继承前辈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的同时,又融入了众多技术创新成果,尤其是作为主炮辅助武器的60毫米迫击炮,非常适用于在城市巷战中杀伤隐藏在建筑物后面的武装人员。在对被称为真主党“抵抗之都”的黎边境城镇宾·朱拜勒的为期一周的打击过程中,“梅卡瓦Ⅳ”大显身手,让真主党武装吃尽了苦头。
尽管“梅卡瓦Ⅳ”火力强大,但其也并非“刀枪不入”,真主党手中的反坦克导弹和自制爆炸物均可对其构成严重威胁。真主党武装拥有部分俄制AT-3和美国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在真主党武装与以军的长期较量中,这两型导弹都拥有击穿“梅卡瓦”侧面装甲、造成以军人员伤亡的战例。
自从反美武装的自制炸弹在伊拉克将美军的两辆M1A2坦克彻底摧毁后,自制爆炸物也在真主党武装对抗优势装甲部队的过程中担当起“一剑封喉”的角色。此次“梅卡瓦Ⅳ”在黎巴嫩的作战中是否会重蹈M1A2的覆辙,目前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