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6月11日电 记者刘毅报道:秦岭地区将整合与完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增加到31万公顷。此外,还将采取建立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加强大熊猫监测站点建设等举措,使大熊猫秦岭亚种得到更有效保护。这是记者从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政府10日—11日在西安举办的秦岭大熊猫保护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的。
秦岭是我国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目前大熊猫数量约300只。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说,“大熊猫秦岭亚种面临着数量少、分布范围窄、栖息地面积不足以及栖息地受人为干扰而破碎化严重等重重困难,保护任务迫切、艰巨。”
此次会议确定了秦岭大熊猫保护目标和行动计划。近期目标包括整合与完善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由现在的17万公顷增加到31万公顷;强化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修复能力和生物走廊带建设,使95%的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保护,90%的潜在栖息地得到恢复,基本改善栖息地破碎化、岛屿化状况。
与此同时,秦岭将建立大熊猫繁育基地,攻克大熊猫人工繁育难关,扩大人工种群数量,并通过大熊猫野化放归补充野外种群。
《人民日报》 (2006-06-12 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