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北京,从地名开始
2006-06-10
北京是历史文化古都,除了故宫天坛这些极少数名胜,现在绝大多数老胡同古建筑都已经消失了,能让人依稀辨认出北京历史的,可能只有地名了。
说起来,北京的每一个地名都应该包含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可悲的是,现在知道这些地名掌故的人越来越少,埋藏在这些地名之中的历史文化,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说起“朱元璋”、“康熙”、“刘罗锅”这些名字,我们都能立刻联想到很多历史往事,但是说到“亮马河”、“象来街”、“赵公口”,又有几个人知道它们的来由呢?就包括名满天下的“王府井”,每天都有数万人慕名而来,但其中有多少人知道“王府井”为什么要叫“王府井”吗?
地名,凝结着北京的历史,北京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地名链接起来的文化历史空间,当这些地名的文化内涵枯竭了,北京也就只剩一个空空的躯壳。
今年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年,拯救北京的非物质文化,就应该从地名开始。

本人从书籍、报刊、网络搜集了一些北京地名掌故,但还远远不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天下志士仁人能够群策群力,大家齐心协力,一同拯救北京即将消亡的历史和文化。


1.北京的五大镇石

明清时,北京城出现了五大镇物,当时按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在北京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置了五个镇物,用来震慑妖魔,以确保京城安全。东方属木,镇物是广渠门外神木厂的金丝楠木;西方属金,镇物是觉生寺(大钟寺)的大钟;南方属火,镇物是永定门的燕墩;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中央属土,镇物是景山,景山聚土为镇山。

2、北京的福禄财寿吉:

(1)万寿宫(禄)
据《京师坊巷志稿》记载:万寿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名曰:宏仁万寿宫,为道教式建筑。宫院内设有文昌殿,殿中供奉着文昌神像(文昌又名“文曲星”,在中国古代神话里是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旧时宣武区南部会馆较多,各地上京赶考的举子们常到万寿宫进香,求拜文曲星君,期盼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清乾隆时期,万寿宫“遗址仅存,无椽矣”。可士人仍将原址呼为万寿东宫。

(2)赵公口(财)

赵公即是传说中的财神赵公明。赵公口即是财神入口。自元在北京建都以来,该地是由南进京必经之所,原有一座财神殿,供奉财神之位。南方求官朝贡、输送银粮、商人赴京都要先在此地暂住整顿,然后才正式进京。故有“财聚四海、富汇五湖“之誉。

(3)保福寺(福寿)

退了休的太监在此集资修建此寺,取福寿之意。

(4)象来街(吉)
明清两朝,东南亚一些国家曾带大象来华,进贡皇帝,以示友好。明弘治八年,在宣武门内西南城根设立象房和演象所,驯养大象。古代将大象视为太平吉祥的象征,寓万象更新之意。每当太和殿举行盛典,象群被牵到皇宫,有驾车的、驮宝的、站班的,各有分工。平时大臣上朝,大象站立排列于午门前御道左右,蔚为壮观。清朝沿用明朝役使大象的制度与习俗不变。


3.八达岭
《长安客话》中的解释:“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北往延庆、赤城、蒙古,西去张家口、怀来、宣化、大同,东到永宁、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区,可谓是交通四通八达,所以它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卫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称。

4、天桥
原天桥位于天坛西北,南北向跨过龙须沟。此桥是皇上去天坛祭天的必经之桥,意为通天之桥,故称“天桥”。

5、大栅栏
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迁都北京后,为鼓励工商业发展,在正阳门外设市场,修建"廊房",作为商业铺房,招商开市。至明中叶嘉靖时,这一地区已逐渐发展成为有名的繁华闹市。清乾隆年间,于街道两端入口处安置铁制栅栏,故有大栅栏之称,并沿习下来,成为街名。

6、东四、西四
全称应该是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四”字即指在其十字街头的四周路口,各建有一座牌楼,合起来是因四座牌楼而故名的。东单、西单全称是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单”是指单独的一个牌楼而言。

7、大北窑
出东便门,东北方向离城3里,地势广阔,土质细腻,向来烧得好砖。多年以来,砖窑密集。其中最大的是在北边的一座大窑,烟囱高耸,远远就能看到。所以远近居民到此都以大窑为标记物。久而久之,此地就叫“大北窑”。

8、亮马河
东直门外有条小河,远来客商的马车队来到这里,经常在河里给马匹洗涮,在河岸上晾干,故名“晾马河”,后名“亮马河”。

9、五棵松
原为清提督劭英之墓。墓内有五棵古松树,周边荒凉,当地人便以此松树为地标,称该地方为“五棵松”。

10、公主坟
主坟位于复兴门外大街街心花园中,据载,该坟埋葬的并非真正的公主,而是顺治皇帝母亲的义女—孔四贞。其父叫孔有德,汉人,立下赫赫战功,顺治皇帝视他为开国良将,顺治九年。孔有德南征柳州,阵亡。孝庄皇后将孔四贞认定为自己的义女,留在宫中抚养,封她为和硕公主。 孔四贞自幼善骑射,通武艺,特赐继承其父“定南王”的王位,后嫁内务大臣孙延龄,并同往广西节制军务。孙后投靠吴三桂背叛清廷。孔四贞坚决反对孙、吴的叛逆行为,率兵讨伐,平息云南叛乱,康熙帝召她回京,并为她赐封王爵,成为清朝的一代女王。孔四贞逝世后,清廷以隆重的葬礼相待,将她埋葬于此,并称之为“公主坟”。

11、王府井
明代兴建紫禁城,达官贵人在此修建王府,据《明成祖实录》载,这里被称十王府、王府街,王府街旁西侧有一口远近闻名的优质甜水井,王府井的地名也就因此而得。


15、护国寺
护国寺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託克託官邸,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为圣祖祝寿,曾对寺庙大加修缮,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

16、神路街
朝阳门外东岳庙前神路街名字来历非常简单,就是东岳大帝这位“神”巡游所走之“路”。 明清两代,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除了官民都去敬香赶庙会外,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东岳大帝出外巡游,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帝诞辰,都人陈鼓乐、旌帜,楼阁亭彩,导仁圣帝游。帝之游所经,妇女满楼,士商满坊,肆行者满路,骈观之。帝游聿归,导者取醉松林,晚乃归。”


拯救北京非物质文化,从地名开始!
热切期望大家一起来挖掘掌故、复活北京!

转自凯迪论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