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探测乐山大佛内部秘密(组图)
2006-06-10
 
中科院专家探测乐山大佛内部秘密(组图)

工作人员在乐山大佛上为检测布设线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科院专家探测乐山大佛内部秘密(组图)

资料图片:乐山大佛


中科院专家探测乐山大佛内部秘密(组图)

专家在察看从地质雷达传到电脑上的乐山大佛检测数据


  新华网成都6月9日电 (记者苑坚、徐博) 乐山大佛内部是否埋藏着不为人知的佛教法器?这座已历经千年风霜的世界第一大佛是否还能屹立千年?近年来实施的保护和修复措施是否有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迎刃而解。

  8日,中国专家用先进的地质雷达对乐山大佛进行了试验性检测后,从9日开始正式对其进行探测。地质雷达的电磁波将深入大佛内部2米至70米,发现乐山大佛内部的秘密。

这次“探秘”的执行者是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与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他们联合开展了这项名为“乐山大佛地质雷达无损检测”的项目。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岩土力学实验室主任陈宁生称:“我们采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探方法,即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地质雷达是从瑞典进口的。”

  “我们将会发现乐山大佛内部是否存在佛教法器,如果存在则可能是1200多年前雕凿时放进去的。按照佛教传统,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陈说,“包括当地民间传说的大佛曾受到过炮弹轰击,都可以通过电磁波检测出来。”

  乐山大佛是唐朝时在红砂岩上依山雕琢而成,而红砂岩极易风化,并受到生物的侵蚀。

  陈宁生说,虽然表面的侵蚀相对容易确诊,但佛体内部的砂岩层分面、风化特征、裂隙、破损界限和水渗透等判别难度较大。

  “就如同人体内科的诊断,需要依赖CT、B超等先进透视技术一样,大佛体内的诊断也需要先进的岩体透视技术支持。用配备短波天线的地质雷达对大佛内部结构、基脚结构进行探测,深度可达50米至70米。检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我们提供大佛基础加固的评价,为判断乐山大佛能否再经受千年风雨提供科学依据。”

  据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先树介绍,中国专家曾在1990年运用超声波探测,研究了乐山大佛的内部基本构造特征,为近些年的维修提供了依据。

  陈宁生说,检测工作将从6月8日持续至14日。

  通高71米的乐山大佛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弥勒佛像,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1996年与峨眉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