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建免费招聘求职数据库帮助大学生就业
2006-03-13
        如果寒窗廿载都难以找到一份工作,如果弱势家庭系于一人的所有希望面临落空……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昨日,罗必良委员建议中的一个新词组“公共工作银行”,刷新了人们的视野。

  近四成毕业生感就业信息不畅

  据了解,一份涉及东、中、西部地区16个省34所高校、收回有效问卷2.122万份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真正签约率仅得33.7%.其中,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大、找工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信息不畅。有36.8%的毕业生认为求职信息不能满足需求。

        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人才招聘会获取就业信息的学生,都一致认为目前的就业信息渠道过于狭窄,给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雪上加霜。

  三大误区加剧信息不对称

  华南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罗必良委员认为,尽管就业大军在不断增多,但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存在的空缺职位也在一定程度地增多,因此,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就业信息的不对称。而造成不对称的原因,主要就是用人单位、学生、学校均存在误区,难以平等对话。

  罗必良委员表示,用人单位过分关注文凭、性别、生源地、工作(实习)经验,使其在发布信息的时候已经在相当大范围内造成了局限;而大学生的诚信不足、整体素质下滑、自身定位偏颇、求职途径的不清晰,使他们对信息的把握缺乏目标性;加上学校专业设置不与市场挂钩、就业信息渠道欠畅顺,未能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搭建起有效桥梁。

  千方百计创造宽松就业环境

  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进一步保障和谐社会的发展,罗必良委员在今年的全省“两会”上,提出了《关于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建议》。他认为,政府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一是政策,政府要积极消除壁垒,特别是中心城市的进入壁垒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政府要大力破除;二是鼓励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出台良性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三要创造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公平、竞争、择优、统一有序的就业制度、机制、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四是做足就业信息服务。

  “就现阶段来说,就业信息服务相当重要。”罗必良委员说,“只有让供求双方能方便快捷地了解所需信息时,才能提高就业市场的流通度及提高效率。”他认为,政府可建立全国联网的公共工作银行,为聘求双方提供数据库支持。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存在工作银行,大学毕业生的信息也存在工作银行,所有信息免费对所有招聘者和求职者开放,双方可在银行中各取所需。

  “由于这种做法兼顾公平和效率,所以在很多发达国家都被采用。”罗必良举例,比如在西班牙,政府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把所有空位信息都告诉“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三天后,才能采取其他渠道进行招聘。

(来源:南方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