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作文题中,话题作文6个,材料作文2个,命题作文9个,浙江采用的是相对难度最大的话题作文。当初,话题作文走俏了几年,因为不限文体,不拘立意,以为学生因此有了自由抒写的空间。后来才发现,话题是个引子,但也是一个套子;文体的限制没了,但行文的章法也没了;立意的选项多了,但可以拿定的主意却没了……动不动就是那种“小故事,大智慧”的架势;小小年纪,净说些历经沧桑,洞悉千古的处世箴言;千字不到的短文,前有题记,后有尾声,中间来个“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三部曲,什么文体都像,却什么文体都不是。有人还总结出话题作文的套路,更是不一而足,诸如“简章式”、“病历式”、“访谈式”、“广告式”、“庭审记录式”、“奇思妙想式”、“剧本章节式”、“诗词串联式”、“电影放映式”、“情感起伏式”、“几何证明式”、“光盘承载式”、“歌名别解式”……活脱脱的“八股”相。短短几年,话题作文就呈现了科举八股的颓势,这叫人始料未及。
浙江今年高考作文的话题,竟叫“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若不是语出《列子》,真可以让明清的举子当作八股文来做。而且,试卷只摘了子贡与孔子这样的对话:“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其实,在《列子》原文中,孔子接着还讲了“死之息”的道理,即“死才是最好的休息”。可见“生无所息”,并不是积极的人生观;但命题者硬是把它和康德、歌德关于“一生都要不断工作”的言语归为一类,不惜断章取义。试看这样的命题,一是从古籍中摘句为题,二是断章取义,如将“今天下之言不归易则归墨”这样一句完整的句子,截出一个“则归墨”的题目(《红楼梦》第81回),实在太像明清的八股命题了,它该叫“截搭题”。
接着,命题者再列举了三条强调休息的古今论述,让学生“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看起来记叙、抒情、议论都行,这是多么广阔的写作空间!可是,记什么事,抒什么情,讲什么道理呢?命题者的限定是:“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这也挺宽容大度的。但是,又有哪个方面值得写?即使兼写了两个方面,又有什么意义呢?
更大的问题来了,若写“生有所息”,人累了是要休息的,固然是一个道理;若写“生无所息”,人只要活着,就没法真正地歇着,当然也是一个道理;人既要不断地干,也得不断地休息,这更是一个道理。但这三个道理,都正确得没法再正确,也都简单得没法再简单。就像人不吃饭是要死的,人不停地吃饭也是要吃的,人既不能不吃饭也不能不停地吃饭……可这样的道理,难道还得借着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说?多少诸如贫富差距、社会风气、教育公平、医疗改革……事关国计民生的话题,愣是上不了考生的笔端,非得在故纸旮旯里掏出这么点发霉的东西,让考生云里雾里地写什么“微言大义”。如果说八股文也有什么特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写些什么用处也没有的废话。如今这“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话题,不是这样的八股,还是什么呢!
浙江古来是出举子的地方,高考也从不乏翘楚。即使是“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这样无聊、乏味而刁难人的八股题,估计也会催生出几篇佳作的。但我不行,从上午看到题目,到夜半写就此文,不曾想出这“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文章,到底该怎么写。不知不能不写的考生们,又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将心比心,只怕乐观不到哪里去。这样的话题作文,趁早更弦改辙吧!(浙江在线)
高考作文题目之我解
全国卷Ⅰ作文题目
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这时,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但由于能力不够,结果又被牧羊人抓到了。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本人理解能力实在有限,不知所云。不知王蒙、余秋雨他们能否理解此题之“寓意”所在?
全国卷Ⅱ作文题目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99年为60%,01年为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年是3.7%,03年是18.3%。
请你根据材料选择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此题通俗易懂,可以下笔之处不少,考生不会感到“无言可叙”。
北京作文题目
《北京的符号》
——既富有创意,又与考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相联系,考生有充分想象发挥的余地。如此命题,新颖别致有水平。
天津作文题目
新华字典里有一个新词叫做“愿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倘若有哪个考生跟我一样,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新词”,又不准带字典,那就只有望文生义,胡掐一通了。什么叫怪题偏题、生僻怪异?天津的考生今年算是长了见识。
浙江作文题目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现代汉语词典》中,"生"解释为:"生存、活","生命","具有生命力的";"息"解释为:"休息、停止"。
生无所息,即是指只要生存于这个物质世界上、还具有生命力的物质或是有生命的物质都不会停止活动(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有哲理,有生气,有生活。好题!
江苏作文题目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 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对立统一。初看不难,写好不易。是一篇能够考出学生真实写作水平的命题。
湖南作文题目
以《谈意气》为题,对字典里“意气”的三种解释作个阐述。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由词语的解释而引发一通议论,对所选择的词语必有讲究。“意气”一词本身并无不妥,但解释种类太多,考生写来容易凌乱不堪,评卷标准似乎也难以掌握。
安徽作文题目
《读》
读父母,读人生等
——简单明了,言简意赅。
上海作文题目
上海《我想握住你的手》
——好比左手摸右手。毫无感觉,味同嚼蜡。
山东作文题目
有一首诗,诗的大意如下:“当人们在地球上仰望星空的时候,把星星当做宝石,认为它光洁无瑕,当踏上星星却发现它布满了尘埃、土渣,和地球一样的复杂”,请以此为题,写一篇除诗歌之外的作文。
——充满想象和期待,充满希望和失望,已经被诗人所充分表达。却要叫人来画蛇添足,锦上添“花”,弄出一条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不是折腾人么?
湖北作文题目
成语: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举一反三……,从以上带“三”字的成语中,能给你什么启示?
——朴实无华,考生能够举一反三。好题目一定会出好文章。
福建作文题目
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
②戈多来了
③留下一点空白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800
——只觉头脑里面留下一片空白。
广东作文题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此题含蓄有深义,考生只要用心去读,用心去写,不难挥就。
江西作文题目
“雨燕减肥”-“小雨燕长大快要离开窝的时候,必须努力减肥,这样才能平稳的飞起来。”请以此为素材,写一篇作文。
——将那些减肥产品的广告词串在一起,就是一篇满分作文。
四川作文题目
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 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此“问”问得好。学而不厌,不耻下问,是每个青年学生应该具备的学风和精神。
重庆作文题目
小作文:车站一瞥,请写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
大作文: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和联想,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考查学生平时对身边生活的观察程度,虽然只是小小“一瞥”,但要描述完整清晰也不容易;走与停乃动与静之矛盾统一体,写好这种题材的文章要具备相当的水平。
辽宁作文题目
以《肩膀》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命题运用的是典型的修辞手法,显然是仿朱自清的《背影》,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只是如今很多学生生活体验太少,无法理解和体会托起生活的那副“肩膀”所承受的分量。这种题目对许多考生来说,未免有点勉为其难。(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