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草原生态恢复明显加快
2014-01-24

新疆草原生态恢复明显加快

来源:亚心网 发布时间:2014-01-24

   亚心网讯(记者卉子 通讯员闫凯) 1月23日,新疆自治区畜牧厅发布了《2013年新疆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报告》。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新疆草原保护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效果显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成效初现,全疆天然草原鲜草产量再创新高,牲畜超载率大幅下降,草原生态出现积极性变化。

  2013年,新疆主要草原牧区牧草生长季气温正常略偏低,降水偏多,水热光照条件匹配较好,草原植被总体生长状况好于2012年,属偏好年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257万吨,较上年增加6.9%,为2008年自治区全面开展全国草原监测工作以来鲜草产量最高的一年。

  全疆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0%,较2012年增长4个百分点;主要牧区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为19%,较2012年下降5个百分点,比2010年降低14个百分点。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地植被恢复明显,工程效益显著,工程区内的鲜草产量和可食鲜草产量分别比非工程区提高53.5%和62.1%。

  去年,还是新疆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关键一年,随着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进一步完善,省、地、县、乡、村各级草原生态保护网络初步形成,草原生态恢复明显加快,全疆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局面得到初步有效遏制。监测结果表明:禁牧区牧草产量较2010年增长了44%,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日趋丰富;草畜平衡区牧草产量较2010年增长了14%,全疆暖季放牧场基本达到草畜平衡;全疆人工种植牧草面积1021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468万亩,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553万亩。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对草原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建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加大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各项草原扶持政策成效开始显现,全疆牧区草原生态发生积极变化。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全疆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50%以上,已恢复的草原生态仍很脆弱,全面恢复草原生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