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边境的生态密码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12-20
穿过美丽的乌珠穆沁草原,19日,记者走进中蒙边境的生态屏障——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宝格达乌拉。
宝格达乌拉,蒙语的意思是“圣山”。它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西麓,北与蒙古国交界,宝格达乌拉林场则是中蒙边境的生态屏障,其占地近8万公顷,其中有林地2万公顷,野生植物种类600多种。
锡林郭勒盟林业局副局长鲍文东介绍说,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宝格达山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乌拉盖流域内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两国之间这道生态屏障受到严重威胁。
据了解,2012年4月份,宝格达山林场启动的乌拉盖水系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规划利用五年时间在宜林地完成人工造林2万公顷,再造一座相当于宝格达山林场现有林地面积。
“依据宝格达山林场实际,设计树种为适宜该地区成活率较高的云杉、樟子松、落叶松、杨树为主,营造纯林及混交林。通过扩大有林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乌拉盖河源头生态水源涵养能力。”鲍文东对记者说。
他说:“截止目前,宝格达山已经开沟整地2000公顷,栽植完成面积100公顷,共调入造林现场地苗木600万余株。”
宝格达山林场场长杨春山指着远处一片烧黑的树干,对记者说:“这是以前境外火过来之后烧成这样的,宝格达山林场北与蒙古国交界,是堵截蒙古国境外火入侵中国的重要关口,多年来境外火的发生频繁,对锡林郭勒盟境内的森林资源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到了冬季,护林人员要24小时不停地巡山护林。”
锡林郭勒盟林业局副局长薛万武说:“为了预防境外火的入侵,我们加大了防火隔离带的开设力度,在克服地质复杂、夏秋两季雨水偏多、大型机械设备无法作业、投入严重不足等不利情况下,开通了长约47公里防火隔离带。它曾多次防止了境外火的入侵,放缓了火灾的蔓延速度,争取了救援时间。”
杨春山告诉记者,这些防火隔离带其实是一条条保护林业资源的生命线,为他们救火争取了时间,小一些的火情就可以直接阻隔在外面,为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构筑中蒙生态安全屏障起了很大作用。
鲍文东表示,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到2023年,努力完成乌拉盖水系流域7万公顷的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任务,使河畔两岸的生态植被和周边湿地都得到有效保护,构筑集涵养水源、蓄水保土、调节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真正构建中蒙边境的生态安全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