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湖泊(一个动物化石发掘地,曾出土过大量5000万年以前的动物化石)发掘到最大的哺乳动物为原始马,体型没有猎犬大,不过最大的鸟类却非常不同,这是它的嘴巴部分:
这只鸟真是壮观,基于某个好理由,它已经被命名为“恐怖鸟”。它翅膀虽小,但腿很长且有力。有着相似体型但却无法飞行的鸟类依然存在,并且可以让我们得知它们的外观情况,例如鸵鸟。
鸵鸟是现今存活最大也是最重的鸟类,或许与史前畸形掠食飞行动物没有太大的关联,却与澳洲的食火鸟、南美洲的三趾鸵鸟一样,同属远古时代很早就放弃飞行的鸟。快速奔跑是鸵鸟依赖的防卫能力,而奔跑的效率也让它退化成两趾动物。如果受到刺激,一小时可以奔驰40英里以上。即使现在无法飞行,它仍旧具备一些从祖先演化而来的飞行特征:翅膀上有羽毛,跟其他鸟类一样。但现在这部分对飞行并没有用,它们的翅膀的纤维已没有爪钩,所以再也没有办法形成牢固的刃端。相反的这部分很柔软很蓬松,如今唯一的作用便是成为隔绝的毛毯,白天隔热,夜晚驱寒。鸵鸟已跟羚羊或马一样,变成了草食动物,但不同的是,基于某些理由,它们不只采食绿叶,还吞食所有的物品。好比从祖先继承的翅膀,所以它们也继承了轻盈的鸟喙,而没有厚实的颌齿——因为没有颌齿,所以要用其他方式来“咀嚼”食物,鹅卵石可助他们一臂之力。石头直接进入沙囊,让吞入的绿叶在囊里翻腾,成为消化的浆液。不过尽管有些鸟类放弃飞行,有些哺乳动物却成为强悍的狩猎家。鸵鸟运用卓越的眼力与高耸的脖子,敏锐侦测迎面而来的危机。猎豹必须仔细计算哪些是可以掠捕的猎物,而鸵鸟却通常不在其中,它跑的速度太快,即使被抓到,身上可食的肉也不及其他同体型的哺乳动物。但对所有掠食者而言,不会飞的鸟都是窥视的目标,鸟类如果无法飞行,就不会活太久。飞行遍因此让鸟类占据了所有的苍穹。
首先,它们必须飞行的必然性让大部分鸟类留在空中,因为那里最为安全。即使如此,飞行的代价却很高:振翅高飞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要是不需要的话,鸟类还能节省许多精力。至于太平洋龟岛上的鸟群,因为是孤立的岛屿,没有天敌需要逃避,所以许多鸟类都不管飞行的事。以这些鸬鹚为例。
它们初次见面时,就跟世界各峭壁的鸬鹚差不多,不过翅膀小且残破离乱。这类鸟永远无法飞翔,他们现有的羽翼只是让它们在水中保暖,也是基于此理由才能维持羽翼的润泽。对它们来说,飞行简直就跟步行一样艰难。
位于身体后端的腿虽然在陆地上造成新走的不便,却很适合在水里加速前进,帮助捕获它想要的所有鱼类。
对龟岛群岛的鸬鹚而言,飞行根本是不相干的事,其他岛屿的鸟群也有同样的情况出现。位于西太平洋新卡里多尼亚的鹭鹤是当地很特别的鸟。
它的祖先想必一定是飞来此地的,但因为这里一直到最近才出现陆地的掠食动物(由人类带来的哺乳动物或蛇类),所以它们早已放弃了飞行。现今的鹭鹤不会飞行,它要找的食物全在草叶堆里。因为鹭鹤待在这里太久了,所以很难找出它的真正祖先,不过它们大概算是苍鹭吧。
秧鸡是鸟类里非常庞大的家族,只要有大沼泽的地方,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足迹。在陆地上时,它们会习惯藏在草丛里,以免麻烦上身。不过有些秧鸡却知道如何占领众多岛屿,这样就不会再感到害怕了。
这是纽西兰秧鸡,因为它独自生活在岛屿上,同样也是不会飞行。它的岛屿却很大,如果扣掉从中穿越的狭长海湾,大约有千哩之长,包括超过12000尺(英尺)高的山脉。这里是纽西兰(即新西兰),人类是第一个到达此地的陆生哺乳动物。他们差不多是在一千五百年前才抵达此地的。
假使鸟类当初击退了早期的哺乳动物,掌控了现今的世界,你即可在此看到那样世界该会是怎样的状况——因为鸟类曾经掌控过纽西兰(是啊,曾经!都1500年了,只有苍蝇蚊子老鼠臭虫蟑螂等动物才能同人类对垒这么久!换句话说,只有危害人类的动物才能同人类对持,而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用的野生动物动物都会被人类用老鼠眼光的方式消耗殆尽。这或许是大自然对人类行为的回应吧!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也是个危险的信号!——Anasa)。许多纽西兰的鸟类向西横跨1500哩的大海,从澳洲飞来此地,其实它们几百万年前就这样做过,如今还是如此。所以要是你了解澳洲鸟类,你会认识很多种,尤其是那些刚抵达的鸟类。
另一方面,燕雀一定在这里呆了很久,因为它改变了很多,没有人知道它属于哪个家族。
吸蜜鸟同样来自神秘难解的家族,没有任何鸟像它一样,顶上呈丝状,喉上有个小白球。卡卡绿鹦的确是鹦鹉,澳洲有许多鹦鹉,所以有些之前的鹦鹉找得到来这里的路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这些鸟大部分都不明白哺乳动物的危险。它们对哺乳动物的戒备低的难以置信,甚至会飞到你身上取食!
纽西兰灌木丛里全是食物,各式各样的食物,当鸟儿一旦拥有一切,有些鸟便可以接受某些在其他地方属于哺乳动物食用的食物与生活方式。
垂耳鸦吃的与松鼠一样,即水果、树叶与昆虫。欧洲松鼠沿着树枝奔跑,亚洲松鼠则用两腿间的非膜帮助滑行,这很像垂耳鸦在数枝间跑来跑去的情况。它会往下滑到低枝干,再返回原处,从一处跳到另一处。所以垂耳鸦可以爬树,与松鼠吃同样的食物,是鸟类中的“松鼠”。陆地上的鸟吃什么呢?纽西兰森林的树叶丛里全是各式各样的食物,有蚯蚓、昆虫与甲虫的幼虫。在其他地方,当地的小哺乳动物会掘洞穴觅食,但纽西兰没有这样的情况,但这里有很特别的东西,只有在天黑后才能看到——
当然是只鸟,不过是只很特别的鸟——鹬鸵。它会吱吱叫,标明它的领地范围,并透过味道来觅食。它的鼻孔很特殊,长在鸟喙的尖端。它已经发现了一条虫子,一旦没衔好而掉落下去,就只得用嗅觉和鸟喙去找,因为他的视力很差,几乎看不到。它的小翅膀已经退化到无法看见,尾翼也已消失不见,假若鹬鸵住在海边的森林地,当夜晚到来就能到海边来寻觅这些东西——沙蚤。
它的羽毛像纤维一般,看起来像覆盖了粗厚的皮毛。夜间行动,似乎披着皮毛,靠嗅觉觅食,住在洞穴里——这是一只像獾一样的鸟!
在纽西兰还能发现些什么?有些骨头已经被挖掘出来,很明显是大腿骨。
一开始看你会以为是某个哺乳动物的大腿骨,也许是头牛,不过当你仔细看时,你会发现蜂窝组织。这一 非常轻的骨头,是鸟的骨头!从剩余的骨头来判断,这的确是大型鸟儿的骨头,它只有3只脚趾,他的骨盘还有脊背,形成一具异常的长颈。这只鸟身长约2米,有2米高(6英尺、2公尺,换算过来都是2米左右)。初次来这些岛上定居的人类,看到这些活着的巨鸟,边称它们为恐鸟。它们是有史以来最高的鸟类,重达200公斤,大约有12种,各具有不同的尺寸与重量。
在高处的荒原上,有些较小品种的恐鸟,他们的羽毛较厚,可以用来保暖。并没有出现哺乳动物并不表示恐鸟没有敌人,有其他鸟类以捕猎他们为食。当时庞大的巨鹰会在森林演练,还要有其他的鸟类,才能满足这样大型巨鹰的胃口,即使是如此大型的恐鸟,它也有办法掠食。巨鹰的鹰爪当然够长,可以直接刺进恐鸟的身体,直达骨盘之处(破坏脊椎,这是史前掠食动物的常用方法)。即使恐鸟却已经在纽西兰存活100万年以上,但是哺乳动物终究会抵达这些偏远的岛屿,除了飞来此地的蝙蝠之外,首先抵达的是最危险的人类!他们捕猎恐鸟为食,没多久便造成恐鸟的绝迹!
但另一些不会飞的鸟,却在高山上存活了下来。像纽西兰当地已放弃飞行并在地上筑巢的鸟类,已经无法防御那些欧洲人带来的哺乳动物,它们只能选择尽快的逃避。老鼠吃它们的蛋,杀死幼鸟,猫与鼬鼬鼠则屠戮他们。有种不会飞的黑鷭,原本是很普遍的,后来却越来越稀少。在19世纪中叶,竟完全的绝迹了!大约在50年前,有人在遥远的山谷中,发现相似的鸟类,这便是短翅水鸡。
现在,它还在那里。在高山上,它的自然敌人只是天空中盘旋的猛禽,所以它的巢很隐蔽。现今存活的野生短翅水鸡大约仅有40对,所以产下的鸟蛋非常珍贵。高山应该不是短翅水鸡的家乡,上世纪绝大部分的短翅水鸡都住在低纬度的地区,有温暖的沼泽地才有苍翠的青草为食,但后来大部分沼泽都已干枯,成为无法耕种的不毛之地。目前这些高处的空谷,因冰河缘故断裂成岩石地,便是短翅水鸡最后的避难所。除了草叶之外,可以吃的食物并不多。短翅水鸡用鸟喙拉出草茎,只取食根部,那是矿物质和糖类最丰富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咬下的部位。一开始幼鸟并不知道如何觅食,得靠喂食,它会与父母一起生活一整年。当它够强壮,并且学会觅食技巧时,才能够自行觅食。我们无法确认哪些鸟类能在这样的荒芜地继续存活下来。
另一种不会飞的鸟,从其他地方的高山里哺乳动物之栖息方法中找到避难地。它用各种方式生存,是最独特的鸟儿:
它居住的方式与兔子一样,会在居住地留下足迹,一代接着一代,脚步蹒跚的走着,拔扯青草并取食多汁的底端。此独特的觅食路径在灌木丛下方,并持续沿着狭长山脊往最高的边际前进。沿着足迹,会到达一些小洼地,这些洼地分布范围遍及足迹到达的其他地方,全由领土在此的雄鴞鹦开辟。他会把土挖出来,夜晚时再来到这里蜷伏,发出在山谷间回荡的巨声,以召唤雌鴞鹦的到来。
不过在1970年之后,这里似乎没有出现过雌鴞鹦,唯一的雄鴞鹦继续脚步蹒跚的来到此地,继续发出巨声呼唤,但仍然是徒然!而到了1985年,它的声音也成了绝音!当希望几乎不在时,新一群鴞鹦足迹,却在最南端的岛上发现,是史都华岛。它们仍旧是猫和鼬掠食的对象,所以这些存活的鴞鹦,被带到三处没有猫足迹的小岛上,他们只有61只。鴞鹦的存活率是岌岌可危的。
有只雄鴞鹦,在洞里打了一天的盹,现在出来觅食。它有敏锐的听力,可听见危险的到来,它顺着规律的足迹,抵达到山坡的最高处。有只雌鴞鹦已经攀爬到灌木丛的顶端,正在寻觅食物,其身上的绿斑羽毛,为它遮盖了身影,避开了猎隼的攻击。不过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敢闯到最高的枝干处,得等到夜晚来临才行。午夜到来,雄鴞鹦脚步沉重的往山顶笔直走去,它抵达其中一块洼地,在那里发出山谷间回荡的巨声(一种极其低频的声音,低音效果一般的音箱只能回放出很小的声音。假如有人具有雌鴞鹦的听觉能力,那他会在这时候听见巨大的震撼声!)召唤雌鴞鹦。
大概只有12只雌鴞鹦存活下来。在迁移到安全住所的前10年里,只有3只小鴞鹦出世。而在最近,已经成功孵出7只幼鸟。也许此品种会从绝迹的边缘再度繁衍下去!(一路顺风,鴞鹦!)
当然在纽西兰,只有少数鸟类不会飞,而大多数鸟类仍保留鸟类的天赋,可自由翱翔。且全世界的鸟类都将此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有些鸟类可以不着陆便飞行千里之遥(当然是公里),有些鸟类可以飞到超过1万米的高空,有些甚至会倒着飞。
野生动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