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珍稀树种为“生态美”加分
2013-12-17

让珍稀树种为“生态美”加分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3-12-17

漫山遍野的福建柏,成为保护晋江上游水土的绿色卫士。

  扎根在大山里,它塔形的身影挺拔屹立,鳞片状的枝叶绿影婆娑,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横卧在加工台上,它材质细密、纹理美观、材面不漆而显光泽,是建筑、家具和雕刻的高级用材。一百多年前,一名英国船长在绵延的戴云山里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给它取了个亲切的名字—“福建柏”;今天,它在安溪白濑国有林场枝叶繁密、繁衍生息。

  日前,记者走进深山里的全国首个福建柏优良种质资源库,在这片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里,探寻福建柏的绿色身姿。

  种质资源全国最多

  绕过陡峭的盘山公路,在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一片平地豁然开朗,福建柏的种子园就到了。为了增加种子产量,林业工人正在为园里的福建柏拉枝矮化,四季常绿的枝叶间,隐隐可见深黄色的果球,来自全国各地的福建柏优良种质,就藏身在这里。

  “这片种子园有106亩,以每亩种植40株福建柏计算,大概有4000多株福建柏,嫁接着这一树种最优良的无性系。我们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这样的规模,着实不容易啊。”在林场营林高级工程师陈元品和同事们眼中,看护这片种子园,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

  他们从广西、广东、湖南、四川等地收集来福建柏的优良种质,嫁接在种质资源库中生长壮大;经过子代测定,将其中表现最优的福建柏种质穗条嫁接在种子园里,最后从种子园中采集优良种子,进行育苗,推广造林。自2002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福建柏优良种质资源库以来,这片山林里已建成包括种子园、种质资源库、母树林、试验林、示范林等在内的各类基地3351亩,每年可提供福建柏良种200多公斤和优质林木种苗200多万株。其中种质资源库更是目前全国保留数量最多的资源库,为保护福建柏这一珍稀树种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混合种养构筑立体生态网

  这一株株四季常绿、静默不言的福建柏,有着怎样的生态意义?陈元品介绍,白濑林场地处晋江上游,林地大部分处于安溪西溪的两岸一重山,是泉州母亲河—晋江的发源地。“这一片山体海拔从300米到1000米,地势陡峭,坡度达40度以上。如果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晋江流域的影响不可估量。”

  而白濑林场,就如同一个绿色的保护罩,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站在林场林区之一的七冶西山,从山脚往山顶仰视,山脚是苗圃基地,山腰是柑橘园,再往上是福建柏桉树混交林,整个林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立体生态网。

  “我们充分考虑各种树种的生长特性和成材需要,把生态林和用材林合理搭配,使之产生更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白濑林场场长周宗哲说,比如桉树成长速度快,很快就成为“高个子”;而福建柏的幼苗正好喜阴,在桉树枝叶的荫蔽下能够更好地成长,林场就将福建柏和桉树混合种植,还能利用树下空间进一步种植灌木和草木。正是通过生长周期长短结合、珍贵与一般树种结合,既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又能有效提高林下生物多样性;既满足了森林资源消耗的需要,又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欢喜的不止是林业人,生态和经济效益在果农们的果篮中显得更为直观。林场柑橘园的柑橘品相、质量都比其他产区的来得好,果实直径在7厘米的一等果占了80%。周宗哲介绍,这得益于林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林区中的果园不像其他产区连片经营,果树不易产生病虫害。而在更广的范围内,高大的树林形成绿色屏障,不止为果园,更为我们生息的家园构筑了稳定而宜居的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朱娟娟 文/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