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环保向你发出邀请时 你还依然故我?
2006-06-08
今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因为公众的“从我做起”,而具有了别样的含义:在首都北京,20万“有车族”在这一天放弃了自己的爱车,而选择“绿色出行”。在热浪的烘烤中,他们暂别往日驾车的“舒适”,或步行,或骑车,或乘坐地铁、公交,用自己的行动清洁着首都的空气,书写了中国环保史册的新篇章。

    翻检我国的环保进程,“政府重视”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高频词。而在这一高频词的背后,却是公众参与的长期缺席。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自然之友”等民间环保组织的诞生与活跃,公众参与才渐成亮色。但是,在很长时间里,公众参与主要停留在监督企业、督促政府的层面上,从我做起一直是少数环保精英的特立独行,曲高和寡,难成气候。此次发起于民间的“绿色出行”,则为公众参与注入了新的内涵,预示着新一轮绿色浪潮的开始。

    从我做起、身体力行,是我国环保航船行驶到今天的必然要求。随着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公众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成为与生产“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并驾齐驱的新的环境杀手,并且将不可避免地与日俱增,甚至会有一天后来居上。除了迅猛增加的汽车尾气外,卫生间排出的生活污水,厨房里倒出的生活垃圾,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子垃圾,同“三废”一样,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天空与土地,毒害着我们的健康。而消除这些生活污染,无疑需要公众的自觉行动。

    13亿的人口负荷,使得环境保护更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黑水翻滚、越建越大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熏天、越堆越高的垃圾山,以及大都市里日益严重的堵车,都在提醒着人们:片羽沉舟、聚沙成塔,不再是寓意丰富的成语,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写照。

    诚然,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虽然看似简单的举手之劳,却需要我们改变一些旧习、培养一些新规,需要我们多一份节制、少一些放纵,甚至要牺牲一些舒适和便捷。正如有些人所说,身体力行、保护环境,其实是一种对个人道德的考验,是一把测量个人责任感的标尺。“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我们对大自然用心呵护,相信大自然也会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为改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之时,也是我们的人生境界升华之日。

    “一个巴掌拍不响”。当普通民众投身绿色行动时,我们的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板,是不是也应该从善如流、以身示范呢?当广大民众选乘公交、垃圾分类时,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是不是应该积极响应,尽快拾遗补缺,创造更好的条件呢?

    一些地方的“无车日”难见续篇,北京一些饭店撤下“六小件”曲高和寡,这提示我们: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远未成为潮流。大地无言,江河有情,伤痕累累的家园,期待着更多的人从我做起,主动参与。

    当环保向你发出邀请之时,你是依然故我,还是欣然加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