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林场改革释放中国好空气
2013-11-26

丽水林场改革释放中国好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11-26

   中新网丽水11月26日电(记者 童静宜 见习记者 胡丰盛 实习生 奚金燕)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都市人,距离大森林有多远?一刻钟,这是浙江丽水给出的答案,从中山街上的江滨公园出发,到达白云(林场)森林公园仅有5公里,就能离开喧闹的都市,步入幽静的森林。

  丽水是有名的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市,自然风光秀美,可谓山好水好空气好。高达80.79%的森林覆盖率,让这座城市绿意盎然;1163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则让“生态”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大的优势,其平均负氧离子浓度达到了每立方厘米3000个,效益高达2229.1亿元。

  “在咱们丽水,吸上一口气,享受到的不仅仅是洁净的空气,还有满满的负氧离子。”丽水的市民们说起此事不无自豪。每天,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会去白云森林公园爬爬山,吸吸新鲜空气,他们亲切地称之为“我们的花园”,并自觉呵护。

  然而,鲜有人知的,曾几何时,这里的职工还是生活艰难,靠大量伐树谋生……

  禁止采伐 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创建于1927年的白云山生态林场前身是“丽水市实验林场”,经营面积近4万亩,职工71人,是浙江省4个成立最早的国有林场之一,拥有木材蓄积量28.3万方。1992年,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

  不过,虽然坐拥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改革之前,白云山生态林场可谓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以往,按照自收自支的原则,“靠山吃山”一向是林场人谋生的途径。然而,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家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停止天然林采伐,原本不甚富裕的白云山生态林场就陷入了困境。

  2007年,林场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只有2.1万,是丽水林业系统乃至企事业单位最薄弱的群体之一。

  “那时,全场干部职工的工资发放都成了问题,时有拖欠,甚至每人每月仅发的部分工资都让人焦头烂额。”林场场主毛小荣告诉记者,林场收入本来就少,还有退休的老职工,这给林场带来了很大压力,一些年轻人都找不到对象。

  “那种情况下,为了给职工发工资,大量伐树卖钱,就成为了不得不干的一件事。”他说,1998年至2004年间,白云山林场连换了4届场长,木材蓄积量却还是持续萎缩,更别提每年的造林任务了。

  定性公益 政府花钱买生态

  2007年,白云山生态林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这一年,丽水的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浙江绿谷”、“华东氧吧”、“浙南林海”、“中国生态第一市”等美誉接踵而至;也是这一年,林场做了一个统计,发现2000年至2006年,每年来到白云森林公园游玩的市民已达30余万人。

  “林场的生态公益林占比达94%,是没有围墙的露天‘绿色工厂’,且森林公园的定性是市民公园。”毛小荣说,基于这样的理由,他们申请将林场转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改革中,职工怎么安置?毛小荣跟记者算起了细账。71名在职职工中,重新核定编制为36名,富余人员保留事业身份由林场统一使用。离退休和提前退休人员、精减退职人员在内的156人,一并计提社保经费移交社保中心统一管理。其他核定编外职工也在林场生产、管护等岗位得到了妥善安置。

  此外,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常运营维护等费用也由丽水市财政统筹解决。

  “这场改制也许是国有林场改革以来牺牲最小的一次:没有一个人下岗,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职工遗属、计划外临时工均得到妥善安置。”丽水市林业局局长项旭平说,2007年,中国林场协会会长沈茂成专程跑到丽水调研并表示,“白云山林场改革符合国有林场改革方向,走在前列,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由此,白云山林场的改革经验很快在青田、景宁、龙泉等地推广。

  “现如今,我们每年的绿化造林任务为15万亩左右,近3年累计完成造林更新72.7万亩。”丽水市林业局局长项旭平说,丽水的好空气里面,也有着林业的一份功劳。

  此后,“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提供生态产品、建设生态屏障”就成了林场的新追求。

  城市后花园 好空气洗肺不用钱

  曾经举着斧子向树要饭吃,如今一转身成了公益林场、城市后花园。林场人的眼光更长远了,从一个森林“砍伐者”变成了“守护者”。

  对此,毛小荣列举了组数据进行对比:2008年,林场的森林蓄积量只有23万立方米,2012年,却已经急速增加到了的28.6万立方米。

  “主要因为采伐指标减少,改革后林场自己又主动压减,完全停止经营性主伐。”他说,现在白云森林公园已经成了丽水市区的一个肺,源源不断地排放出清新空气。

  此外,改革后充满活力的白云山生态林场还融入了城市统筹发展。2006年以来,丽水累计投入2.3亿元建成白云森林公园入口综合区,丽水“三宝馆”、18幢仿清建筑、16公里林区公路,21公里游步道等。

  “现在,丽水市民将白云森林公园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在这里锻炼,而且只要有人上山砍树,他们就会立刻打热线电话投诉。”毛小荣说,今年9月份,为让在景区锻炼和游玩市民随时了解这一区域的负氧离子浓度、温度和湿度等情况,他们还特地在白云森林公园入口处和公园景区内安装了3块LED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园内数据。

  实际上,除了白云山生态林场,庆元百山祖、遂昌南尖岩、神龙谷……目前,依靠着国有林场的改造与挖掘,丽水已拥有1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6个“林家铺子”森林旅游点和47个省级“森林旅游村庄”,由此带来的森林、湿地的生态效益高达2229.1亿元。

  丽水,以16.9%的国土面积和5.2%的湿地面积,分别为浙江贡献出24.5%和10.9%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