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贯鹏城 胜景扑面来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2013-11-11

绿道出行·畅游山海 作者:彭华明

“绿色出行·绿道休闲·幸福鹏城”系列宣传活动中,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体验绿道骑行。

梅林坳绿道旁的集装箱驿站和公益宣传牌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晶
如果用一个动词来形容深圳,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创新”;如果用一个名词来形容深圳市,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活力”;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深圳市,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绿色”。
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深圳市在经过了短短几十年的蜕变和重建后为自己树立了一张独具“深圳印象”特色的绿色名片,在蓝天碧海的环境氛围中,深圳市民享受着一份难得的惬意和悠然。绿道建设则是这绿色名片中的最亮点。
绿道建设成果显著,慢行系统形成网络
2010年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东省住房建设厅的统筹指导下,深圳市追求“好”、力争“快”、坚持“特”、突出“新”、立足“干”,全力以赴推进绿道网建设,实现了“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标。通过绿道网的建设为市民生活增添了很多绿色,并将城市的绿色出行系统连接成网,形成统一连贯的格局。
绿道建设不仅是一项城市民心工程,更是涉及到城市整体规划的市政工程。在规划中,深圳市率先提出构建“省立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绿道网,得到广泛认可和普遍推广,高水准规划了各具特色的两条省立绿道和25条城市绿道。
目前,深圳市共建成绿道2210公里,实现全市平均每1平方公里面积有1公里绿道的目标,利用绿道开展各类活动1200余次,绿道使用人次近5000万,绿色出行带动碳减排23.9万吨。享用绿道已成为深圳市民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绿道建设的规划设计中,深圳市特别考虑到城际绿道的功能。城际绿道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屏障,也为城际交流增添了独具风情的徒步线路,让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
绿道建设特色突出,实用观赏两不误
按照绿道周边的自然景观进行分类,深圳城市绿道可分别海滨型、滨河型、山林型、公园型和都市型等5种类型。深圳市的绿道建设旨在通过构建一道绿色景观线,增强城市的厚重感,彰显城市的青春活力。
绿道依托自然山体、城市公园、街头绿地、滨水绿带等现有绿化基础,采用复层绿化模式和垂直绿化技术,形成色彩层次丰富、景观自然和谐的绿道绿化带。对于原先没有绿化或者绿化质量较差的路段,按照“生态化、多样化、本土化”的原则,同步进行补绿和绿化提升,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植被,本土树种占绿化植被总类的72.8%,为绿道建设勾勒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形态,让绿道建设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深圳市的城市绿道覆盖全市10区,各区都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独特的地域资源和人文特点,建成特色各异的城市绿道。人文气息的加入为绿道构建了更加丰富的整体形象,凸显了各区的特色,形成了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