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汉种千亩苗木年销千万
2013-11-08

七旬老汉种千亩苗木年销千万

来源:金陵晚报 发布时间:2013-11-08

  傅乃龙在溧水区晶桥镇是一个名人,今年73岁的他种植了1500亩苗木基地,一年销售额能达到150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晶桥镇枫香岭苗木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家家户户种苗木,使原本都是荒山的村庄披上了绿装。因忙不过来,他让大学毕业有稳定工作的儿子、儿媳回家种树,一开始并不情愿、觉得丢人的他们,现在却爱上了这行,“跟着父亲创业,我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感谢我的老父亲。”儿子由衷地说。

  他是苗木“第一人”

  昨天,记者见到了开着车的傅乃龙,他说,现在自己的身体硬朗得很,耳聪目明,开车、种树、做生意都能独当一面。第一次种苗木,已是23年前的事了。

  “我原来就是个农民,后来搞过养殖,1990年的时候,有一次去浙江宁波,看到朋友种植苗木觉得很好,就把朋友带到枫香岭村来看,当时的枫香岭都是荒山,土地贫瘠,我朋友看了后,觉得正是种植苗木的好地方。”于是,傅乃龙花光了3000元的积蓄,买了香樟、白玉兰等品种的苗木,不过,因为没经验不会技术,苗木死了一半,但到第二年把长好的苗木卖出去时,还是赚了一万多元,这让傅乃龙大大增强了信心。

  于是,傅乃龙又用这一万多元买了苗木回来,一开始种了20多亩,后来慢慢承包农民的荒地,发展到100多亩,为了种植苗木,甚至把正在开花的油菜毁了!当时,村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种植这么多苗木,卖不出去亏了怎么办?

  一年能销售1500万元

  “一开始,销路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我这个人讲义气,有次拿车费请朋友吃饭,后来从安徽泾县走一天一夜回到溧水,因此,在销路上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忙,后来一传十,十传百,销路就打开了,现在苗木销往上海、山东、陕西、四川等全国各地。”在记者采访期间,傅乃龙的电话响个不停,他说,找他买苗木的人很多,一天一百个电话肯定是有的,“我每天要装四卡车的苗木卖出去,从天亮忙到晚上十点才能休息。”他说,他现在种了1500亩苗木,年销售额1500万元左右。

  在傅乃龙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加入种植苗木的队伍,2007年,傅乃龙成立了枫香岭苗木专业合作社,近千户村民加入,枫香岭村的苗木种植达到了500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0%,改变了原本是荒山的现状,因环境好,每年吸引万只白鹤前来繁衍生息(金陵晚报曾作报道)。

  让儿子、儿媳回家种树

  随着苗木基地的扩大,年逾七旬的傅乃龙一个人忙不过来了,加上老伴平时身体不太好,需要人照顾,傅乃龙打起了小儿子的主意,打算让小儿子和儿媳妇回家帮忙。

  据了解,傅乃龙的小儿子傅立清今年25岁,他和妻子两个人的工作都还不错。

  “没工作几个月,我爸爸就让我们回来,当时是极不情愿的,谁愿意回乡下种树?说出去多没面子。而且,这也不是我的兴趣爱好,我喜欢我所学的专业。”傅立清说,但是,父亲那么大年纪了,还经常四处出差,老母亲身体不好没人照顾,“实在是看不过去,只好放弃工作,两个人回到农村帮忙。”

  如今,两年过去了,傅立清现在反而很感谢老父亲,“在这份工作中,我学会开吊车、学会网络营销、学会处人际关系,性格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刚毕业时年轻气盛的棱角都磨没了,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好处。”傅立清表示,他现在有了敢于挑战的勇气,“也许我不会一直做苗木,会选择我自己的行业去闯一闯。”他说,年轻人不一定要安于安稳的工作,拼一拼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通讯员 张福敏 金陵晚报记者 林巧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