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治理已转向恢复生态
2013年08月13日
2013年上半年,昆明市滇池草海和外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较2012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22%和1.78%,滇池水质总体稳定,在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治理考核中名列第一。滇池已经从污染治理湖泊向生态恢复湖泊转变。
“十二五”以来,昆明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滇池治理作为全市头等大事、头号工程来抓,紧紧围绕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坚持高位统筹、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坚定不移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在连续4年干旱的不利情况下,滇池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滇池治理工作中,昆明市抓住关键,进一步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深入实施环湖截污工程及交通工程,滇池环湖截污干渠(管)闭合贯通,配套的10座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行阶段。主城第十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7月1日通水运行,设计日处理规模15万吨,另设再生水站每天4.5万吨,采用地下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模式建设,在这云南省尚属首例。
深入实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深入实施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全面巩固滇池湖滨33.3平方公里范围“四退三还”工作成果。编制完成了环湖路以内76平方公里范围环滇池生态湿地公园规划。在入湖河道整治过程中,巩固18条水质已达标河道整治成果基础上,对36条主要河道及84条支流沟渠开展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工作。同时深入实施生态清淤工程,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工程,进一步做好牛栏江(昆明段)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