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污染不多见 秸秆还田入人心
2013-07-13

焚烧污染不多见 秸秆还田入人心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下乡环保活动纪实

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在国家蓬勃发展的今天,可持续发展正在逐步实施,逐步完善。然而,农村地区可能因为信息不太灵通,此战略的推进可能会遇到障碍。为了调查农村的发展情况,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以“秸秆如何利用”为切入点,组建了一支实践小分队下乡进行调查。

7月10日,牧医“大学生环保志愿服务团”到达中牟县城关镇后庄村,在了解村庄的基本情况后,他们便以问卷调查、走访农户等形式展开调查。

这次活动中,村民的热情配合让团队成员倍受鼓舞,信心大增“您们家几亩耕地?粮食收完后,那些秸秆怎么利用呢?”队长简洁的问话,让村民感到很亲切,“俺们家是六亩地,庄稼收完后,都用粉碎机把他们粉碎了,秸秆还田嘛!”每次问答,团队成员都做了很详细的记录,并整理归类。

问卷调查过程中,村民一边填写问卷,一边与队员交谈。队长范强同时也向村民传达了生态环保的基本理念,并倡导大家珍惜资源,低碳生活。一位老大爷在与员交谈后,啧啧称赞道:“农大学生就是务实!素质就是高!”

经过走访问卷,团队成员将结果综合整理了出来。调查结果显示,新乡卫辉市柳庄乡边段村耕田较多,秸秆资源丰富。该村约70%的秸秆直接机器粉碎还田,约30%的秸秆卖给该村农场。这一调查结果让团队成员欣喜不已,问及村民原因时,一位大妈笑着说:“村里到处挂有醒目的‘焚烧秸秆可耻’等条幅,再说了,秸秆还田比较省事,价格也不高。”另一位大叔说:“村里有农场,他们收购,不想秸秆还田的都卖了。现在焚烧秸秆惩罚力度很大,多年禁烧了,大家都习惯了,基本上不会这么做了。”这与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大力监管密不可分,更与村民的理解配合息息相关。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今天,中牟县城关镇后庄村做得很好。在这次活动中,牧医学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获得了群众高度赞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