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生物入侵中国十分严重 相关立法仍是空白
2006-06-06
今年3月以来,一种小小的昆虫正在北京引发一场人虫大战。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加强防治,确保首都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北京林业部门已增设至1500余个监测测报点,近两万生态林管护员进行全天候严密监测,此外,还将使用飞机防治450架次、繁育其天敌来进行围剿。

  这种让北京如临大敌的小虫,就是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物种――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攻”进北京

  “美国白蛾适生范围广,繁殖力特强,一头雌蛾一次可产卵800至2000粒,年平均繁殖后代3000万只,最多可达两亿只以上。而且传播途径多,如无有效防治,势必造成迅速蔓延。”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钟宁说,“最具危害的是,白蛾具有暴食性,可将成片的树林树叶横扫一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有人称之为无烟的火灾。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它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

  他称,白蛾如不及时防治,将很有可能对林业、农业生产甚至农民生活构成威胁。1995年发生在天津市塘沽区的白蛾暴食绿叶事件,导致28万亩树木的树叶被一扫而光就是前车之鉴。

  为了剿灭白蛾,北京除增设测报点严密监测外,还筹集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防控。计划使用飞机防治450个架次,防控面积45万亩;计划繁育10亿只周氏啮小蜂,它们是美国白蛾的天敌。此外,还将与津冀辽3省市联防联治。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董瑞龙称,有信心在奥运会之前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灾害。

  外来生物入侵的三种途径

  “此次暴发的美国白蛾疫情,再次暴露了外来生物入侵问题的严重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解焱说。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来的生存地经过自然的或者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并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者生态灾难的过程。

  农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已达400余种,近10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递增1至2种。我国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入侵我国的有50余种,其中11种主要物种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0亿元。”农业部总经济师朱秀岩说。

  据解焱介绍,外来物种入侵有三种途径,即有意识引进、无意识引进和自然入侵。有意识引进最初是出于农林牧渔生产、景观美化、生态环境改造等目的从正规渠道引进的物种,但是引进后“演变”为入侵物种,比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将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凤眼莲)作为猪饲料引进,但现在水葫芦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连绵1000公顷的滇池,水葫芦疯长成灾,严重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

  靠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而传入属于自然入侵,微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入侵我国的。

  无意识引入则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传入的物种,美国白蛾的入侵就属于此类。

  “目前全国所有省、区、市均发现入侵物种,几乎涉及所有的生态系统,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到高、低等植物,以及真菌、细菌、病毒都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曹坳程指出。

  立法空白亟待填补

  “外来物种之所以大规模入侵并迅速蔓延扩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张钟宁研究员说,“为了解决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造成的破坏,目前亟待建立一部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律。”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王灿发教授也说,在涉及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目前主要有《植物检疫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法》、《草原法》等近10部法律法规,但尚无关于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专门法律。

  他称,由于缺少专门法律,散见于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不够明确,再加上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分属多个不同的部门,使得在防治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权责不明,造成了“谁都管,谁又都不管”的现状,难以有效解决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

  “生物入侵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张钟宁说。

  据他介绍,美国在1996年就颁布了《国家入侵物种法》,此后1999年,时任总统克林顿又签发了第13112号《入侵物种法令》,责成美国农业部牵头统一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并组建了由总统挂职的国家外来入侵物种委员会。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国也成立了类似的机构,制定了国家计划,从法制高度来加强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治与管理。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法律不健全、执法不严、缺少监督机制等很多问题。”王灿发教授认为,要想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法律控制体系,需要对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在完善现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立法,并增加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内容基础上,尽快制定外来生物入侵法。

  从农业部获悉,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农业部牵头,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科技部、海关总署、国家海洋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全国外来生物防治协作组,并于2004年批准农业部成立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专门解决外来入侵物种的问题。

  目前,农业部已成立了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提供了组织和技术保障,2005年,制定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条例》和《全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规划》也正在着手起草之中。

  (许浩)

    《华南新闻》 (2006-06-06 第02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