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灵猴严重破坏山体植被
2013-04-01

黔灵猴严重破坏山体植被

2013年04月01日  来源:金黔在线

  金黔在线讯 3月30日和31日,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组织专家、网民、学生、喂猴人、民间环保人士,对黔灵山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科学考察。考察后认为,猕猴对黔灵山公园植被的破坏触目惊心。

  数量超过承载能力

  考察后认为,现有的猕猴种群数量,已经超过了黔灵山公园的环境承载能力,猴山上森林被破坏严重,主动攻击游客的伤害事件不断上升。据介绍,黔灵山的猕猴,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约600只。

  据中国兽类学会灵长类专家组成员、贵州师范大学周江博士介绍,对于野生猕猴而言,野樱桃以及一些杜鹃花科植物都适合充当食物,但是黔灵山公园里面,这些可供野生猕猴食用的植物分布很少,不够猕猴食用,所以公园猕猴的取食来源多半由人工喂养。

  “现在的猕猴如果离开喂猴人或者是游客的投食,可能会有1/10到1/8的猴子将被饿死。尤其是到了冬天,觅食更困难。”周江博士表示,如将猕猴迁徙,目前贵阳市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公园或者是林区的植被和生态环境可以供它们野外生存。

  能否对其实施“计划生育”

  参与考察的贵阳市民李女士说,她们广泛听取了各方游客的意见,并亲眼目睹了游客对动物的热爱。“有山有水有生灵,是万物最和谐的状态,公园因为有了这些动物,有了这些野生的猕猴,而显出了它的勃勃生机。”因此,保留黔灵山动物园以及野生猕猴是很有必要的。

  但李女士建议,对黔灵猴实施“计划生育”。“从数量上说,黔灵山究竟能容纳多少野生猕猴生存,在既不影响植被、破坏生态平衡,又能保障游客安全,还能整体提升公园内涵的前提下,建议对野生猕猴进行数量控制。”

  一旦数量增加,采用喂食避孕药、绝育放养等手段来控制其繁殖。建议成立由灵长类专家参与的科考组,系统、科学地对公园内野生猕猴进行常态化管理。

  李女士还提出,捕捉野生猕猴时,应透明、公开、合法。应先形成文字,按照法律规定逐级上报。捕猴及放归过程,应有专家、科考人员、媒体、爱心人士组成的监督小组监督执行。这一做法可以有序管理猴群,有效预防动物交易黑幕,杜绝残忍事件发生。

  据悉,黔灵猴将何去何从,目前有关部门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