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省份废旧轮胎土法炼油现象猖獗
2006-06-05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1日电(记者刘文国)由于利益驱使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废旧轮胎土法炼油现象近年来开始在我国部分省份出现,并呈继续蔓延之势。

    记者从最近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现场交流会上获悉,受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影响,2002年下半年起,利用废旧轮胎土法炼油现象开始在我国浙江金华一带露头。此后,这一现象迅速向其他省份蔓延,目前我国山东、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四川等省都已有发现,个别地方一个地区甚至就有这样的企业十几家。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范仁德秘书长介绍,利用废旧轮胎“土法炼油”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尘、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油也会严重污染土壤,被污染的土壤甚至无法恢复耕作,寸草不生。另外,这种“土法炼油”也不能对炼制的油进行分层提炼,生产出的油多属于多种油体的混合物,油质极差,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但由于投资少,并且企业容易通过偷逃税获取暴利,因此一些地区对这些似乎可以“变废为宝”的企业纷纷以扩大当地就业等为借口,睁只眼闭只眼,甚至鼓励其发展。橡胶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近几年,我国每年进口的天然橡胶量都在120万吨以上,合成橡胶也在60万吨左右。通过利用废旧橡胶制造再生胶,能节约部分橡胶。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粗略统计,废旧橡胶“土法炼油”目前浪费我国废旧轮胎的资源量已达到每年约40万吨。由于缺少原料,我国一些废旧轮胎的正规回收利用企业严重开工不足,有的企业甚至已因没有废旧轮胎供应被迫停产和关闭。据悉,虽然国家在2004年底就规定,对于土法炼砷、炼汞、炼油等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其关闭或停产,但由于用废旧橡胶土法炼油未被纳入其中,因此一些土法炼油窝点往往不能及时被捣毁。范仁德秘书长说,要从源头切断这些“土炼油”企业或窝点获取废旧轮胎的渠道,除各地方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外,还需要国家尽快出台《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使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有法可依。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