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年内将建再生水厂46座
2013-03-18

北京3年内将建再生水厂46座

2013年03月18日   来源:北京日报 

  每天,北京市近500万吨污水通过城市下水道进入遍布北京市的污水处理厂,10多个小时后,“乌龙”就能变回“清泉”,流向河道和绿地。记者日前从市水务局了解到,截止到2012年底,北京市已建成大中型污水处理厂41座,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未来三年,全市将新建再生水厂46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20座。预计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8%,四环路以内地区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达到100%。

  地处北五环内的北小河再生水厂,占地面积只有6万平方米。别小看了这方寸之地,周边21平方公里、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废水全部在这里“去污还清”。

  厂区里干净整洁、绿荫环绕。目之所及,见不到一滴污水,走过之处,闻不到令人反感的气味。整个水处理过程,都在高大的水处理池和分别独立的车间中完成,从进水管道滚滚而入的污水,首先要经过粗格栅间,留下树叶、纸张等大的杂质后,被进水泵抽入曝气沉沙池进行沉淀,然后通过直径只有1毫米的细格栅,去除细小悬浮物后来到生物池,通过活性淤泥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完成这几道工序,黑黄发臭的污水已经变成无色无味了。接下来,这些水经过“超滤膜”的反渗透处理,废水再生,变成新水源。每天,8万立方米再生水从北小河再生水厂的出水口,流入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流入太阳宫热电厂、流入居民小区、流入市政水车……

  北小河再生水厂只是本市41座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中的一座。近年来,北京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污水处理率及再生水利用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污水处理量大幅增加。北京市年污水处理量从2001年的5.1亿吨增加到12.6亿吨。截至2012年底,已建成大中型污水处理厂41座、城镇小型污水处理厂50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800座,铺设污水管线7857公里。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3%,其中,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

  再生水利用从无到有。2012年再生水利用量7.5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60%,占水资源使用总量的20%,从2001年到去年底,北京市累计再生水利用量已达38亿立方米。有力支撑了北京产业发展和生态用水,成为稳定的“第二水源”。

  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到2012年底,全市共有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6座,日处理能力1710吨。

  此外,本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行业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在2010年,市政府颁布实施了《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排水和再生水设施的运营管理,建立污水处理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年度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量、再生水利用量等指标分解到各区县和有关部门,促进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近5年全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217万吨。

  根据北京市的发展规划,在2013年到2015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推动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预计到“十二五”末,北京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以上。其中,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四环路以内地区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达到100%,新城达到90%。全市污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清河、坝河、凉水河和通惠河等城区河道实现不黑、不臭、无垃圾,基本实现水质还清,郊区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北京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要实现这些目标,建设任务首当其冲,这包括再生水厂、配套管线、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和临时应急工程建设四大类,共82项任务。

  未来三年,北京市将新建再生水厂46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30万吨/日。其中,中心城新建10座,升级改造5座;新城新建15座,升级改扩建12座;乡镇新建21座,改扩建3座。

  未来三年,全市将新建改造污水管线1290公里,新建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14处,新增无害化处理能力3995吨/日。

  今年,北京市将以水利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计划建设完成东坝、垡头、五里坨、通州河东、丰台河西、昌平未来科技城等再生水厂;新建再生水管线50公里;完成酒仙桥、黄村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推进郑王坟、清河第二再生水厂立项工作;推进庞各庄、高碑店、房山、延庆、密云、顺义、怀柔等污泥干化利用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