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活办公垃圾浪费惊人
2013-03-05

国内生活办公垃圾浪费惊人

2013年03月05日  来源:雅虎公益

  未开封的A4打印纸、崭新的玩具、八成新的电器家具、没破损的衣服,都出现在垃圾堆里。近日,记者走访天津、四川、甘肃等地,发现垃圾堆里的浪费十分惊人,大量有价值的物品被丢弃。专家指出,这样的“未富先奢”,暴露国人不合理的消费习惯,也凸显旧物回收体系的缺失。

  2月19日,记者来到天津市南开区一家废品收购站,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春节后送来的头几批废品里有不少高档的包装盒、高档酒瓶,有的高档水果都没开封就整箱整箱扔了。”

  据了解,每年春节前后,都有大量物品被丢弃,其中有不少都还是能用的。

  在甘肃省兰州市的天庆嘉园小区,记者看到一位女士将几个小巧精致的玩具塞进了垃圾箱。这位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每年都嚷嚷着买新的玩具,这几个是半年前买的,又扔掉了。”

  记者又来到兰州市东岗小区,一位拾荒者正大口大口啃着刚刚捡到的油条,他身边的垃圾桶里敞开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好几根油条。不一会儿,他又从垃圾堆里扒拉出一瓶没有打开过的矿泉水,用袖子擦了擦,小心地收进口袋里。

  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记者亲眼目睹了垃圾堆里躺着的各种“宝贝”:没有拆包装的电池、完整的作业本、八成新的电脑键盘、还能使用的旧手机、漂亮的玩具车等。从河南农村到兰州来打工的高大姐告诉记者,她经常会捡到一些没有开封的食物,她家孩子最好的玩具就是从垃圾堆里捡到的。

  在兰州市西固区幸福小区的4个垃圾站,记者发现,3个垃圾站都有居民遗弃的衣物,而这些衣物大都没有破损。在一处垃圾回收点,短短两个小时就有3人丢弃衣物。负责清洁工作的李大姐说,每天都有两三堆扔掉的衣服。

  “我们也觉得十分可惜,很多垃圾都是能被回收利用的,送到这里就只能被处理掉了。”环卫工孙师傅告诉记者。

  办公垃圾里淘出“值钱货” 在回收的废品当中,能找到九成新的打印机、没用过的A4纸。

  一家废品收购站的老板向记者透露,办公垃圾也是浪费的“重灾区”。

  陈兴才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书院街一家废品收购站的老板,他在县城做废品收购已经有6年多了。他每隔几天就会开着小货车去县里的商务区和几家大企业跑一跑,几乎都能“满载而归”。

  “经常能发现成捆的打印材料,干干净净的,我就直接拿回家里给孩子做草稿纸了。”陈兴才说,去年年底他从一栋写字楼收了一堆报废的办公用品,发现里面有一台九成新的家用打印机,转手就卖了100元。还有一次,他在废纸堆里发现大半包没用过的A4纸。

  通江县铁佛镇的李发全是骑着三轮车收废品的个体户,他告诉记者,最好做“生意”的地方就是写字楼,有大量值钱的废品:只用过一面的打印纸、废旧的电子用品等……“前些天有个公司开年会,垃圾里有一包一包的蜡烛、崭新的贺卡和年画!”

  “要是自己家的东西,谁会这么浪费,可要是公家的,就不心疼了。”穿梭在写字楼间“寻宝”时,李发全这样推测那些“慷慨”地扔出垃圾让他捡的人。

  大年初六,四川巴中市的退休教师常田荣收到学生送的一瓶保健酒。“四两酒,用这么大礼品盒,多浪费!” 常田荣拿出酒盒给记者看,暗红的木质盒面上镶满了亮闪闪的金属条框。

  常田荣说,逢年过节,收到的礼品包装越来越精美,可也没什么用,最后都到了垃圾堆里,看着真是心疼。

  复旦大学广告学系讲师王迪分析,节日前后往往是浪费最严重的时候。中国人讲究人情往来,可很多礼物把重点都放在了包装上,没考虑实际的需求,结果造成节日后每家都堆了大量用不到的东西,最后只能扔掉。

  “过度消费”催生“过度浪费” 追逐流行导致大量购买,无处回收只能选择丢弃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中国并不富裕,许多贫困地区还面临着物质匮乏的状况。为什么好端端的物品会被当作垃圾丢弃?

  专家分析,这一方面与国人的消费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凸显我国闲置物品回收体系尚不健全。

  去年的衣服还没穿旧,今年就又出了新款;iPad2刚刚用熟,新的产品就又发布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对许多人来说,跟着流行走,也是强劲的消费需求。一来二去,就攒下大量闲置物品。

  在国企工作的小苏说,她的老公自称是个“数码达人”,现在家里已经有iPad1、iPad2、iPad3和iPad mini,还有5台笔记本电脑和3个旧手机。

  “出了新的就想买新的,觉得旧的不好用了,其实都是还能用的东西,也没有地方处理,扔过几个旧手机,觉得挺可惜的。”小苏说。

  王迪认为,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迸发,特别容易受到商业营销信息的触动。消费文化倡导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购买,新的款式、新的流行被不断制造出来,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过度消费不改变,浪费现象就难以根除。”

  专家也指出,在现代消费趋势下,指望人们像过去一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显然并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整个社会的旧物回收体系“阻塞”,人们没有更好的渠道处理旧物,往往只能选择丢弃。

  27岁的电视台编导小陈告诉记者,“我每季都会买新衣服和鞋子,有些旧了或者过时了就不想穿了,但是又没有地方可以捐赠或者处理,扔了又可惜,只好堆在家里,堆不下的也扔过几次。”

  降低垃圾“含金量” 引导人们理性消费,完善闲置物品回收体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黎认为,遏制“奢侈的垃圾”现象,一方面要引导人们养成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的习惯;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整个社会的闲置物品回收效率,把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重新换回合适的地方,才能降低垃圾堆的“含金量”。

  与国外相比,我国闲置物品流通体系还很不健全。由于回收价格过低,又缺乏行业激励政策,废品回收行业近年来还出现了萎缩。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专家建议,政府机构或者社会组织应该承担起旧物回收的功能。比如,在社区设立儿童娱乐中心、社区图书馆,实现旧玩具、旧衣服在社区内循环;设立网络交换平台也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据了解,北京一些社区和环保组织已经开始推出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兑换积分的活动。人们分类回收一定种类的生活垃圾,积累到一定积分即可换购肥皂、手纸,还可以买到打折的节能灯。

  针对废旧商品回收中存在的“梗阻”,天津市有关部门在不久前发布了意见,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社区与回收企业建立废旧商品定点定期回收机制,支持利用多种方式开展预约回收和交易,尝试押金回收、以旧换新、设置自动有偿回收机等方式实现回收途径多元化。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