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环保志愿者呼吁“世界环境日”暂别私家车
2006-06-05
【南京日报报道】民间环保组织与政府携手合作,正成为环保新趋势。昨天,自然之友南京会员小组、绿石环保行动网络、紫金山生态环保志愿者大队等我市各民间环保组织负责人和市环保局负责人首次面对面,就共同关心的环保问题进行座谈。民间环保“草根力量”和环保部门合作与互补,显示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开拓。
对生态环境,保护重于打造自称“以捡垃圾起家”的紫金山生态环保志愿者大队长刘光华认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树立保护第一的观念。他举例说,牛首山是中华虎凤蝶的保护基地,今年2月,环保志愿者出资3000元将影响其生长的竹子全部砍除,虎凤蝶很快就回到牛首山,投入不多,效果很好,可见保持原生态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刘光华认为,南京要打造15个生态湿地公园,应该坚持保护重于打造的原则,像长江中的潜洲,应该保持其原生态,严禁人为干扰,“人类对大自然要敬重、爱惜、关心和保护”,刘光华说。
“世界环境日”暂别私家车一天
明天是“世界环境日”,北京的环保志愿者已发出倡议,当天暂别私家车或公车,骑车、步行或乘公交车上班;在昨天的座谈会上,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家园”的会长邵永远发出了同样的倡议。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和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两天,暂别私家车或公车,步行上班,“让南京多一个蓝天,少一点尾气”,倡议博得了大家热烈的鼓掌响应。
大学生环保志愿者正成为环保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昨天,金陵科技学院的学生建议,在新街口、夫子庙等车流、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立环境状况显示屏,即时显示二氧化硫、噪声等污染情况,提醒人们保护环境。
“草根力量”展示了环保的未来与希望
“感受到民间环保组织的力量,感受到环保志愿者人格的魅力,感受到南京环保的未来与希望”。一直仔细聆听发言的市环保局局长严苏扬这样感慨。他说,政府部门与民间环保组织首次面对面沟通给了他信心,并将探索更多合作的渠道。
严苏扬坦言,作为从业者,他认为南京的环境正越来越好,政府的决心越来越大,办法越来越多,思路越来越宽。《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刚刚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的审批,首次规划了“四横两纵、一核六片”的生态框架。这个规划落地后,相信南京的生态环境将更加趋好。
来源:《南京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