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气象条件易形成重污染
2013年01月16日 来源:北京日报
三面环山,风向总是北转南、南转北,污染物难扩散
连日来的雾霾天,成为昨天(01月15日)中国科协举行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的热门话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本市地理环境三面环山,风向总是北转南、南转北,污染物“走来走去,跑不出去”,本市一年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非常容易形成重污染。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雾霾天的形成是由于前期我国北方无冷空气活动、大气层结比较稳定、夜间辐射降温等效应导致大雾出现,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形成了越聚越多的集聚效应。从昨天起,受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会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本市天气状况会明显好转。
“从后期的天气趋势来看,间断性雾霾天气还会有。”马学款说,只要具备比较稳定、持续的天气条件时,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雾霾天气,但短期内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基本不会出现了。在他看来,至少本月22日之前,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不会再有,但此后有可能还会出现部分地区雾霾天气加重的情况。
消失的雾霾哪里去了?马学款说,大气本身有自我调节能力,污染物会发生沉降、分解等物理、化学反应,比如雨雪通过沉降到陆面或者到海洋中。大部分雾霾天气要明显驱散,主要靠风的平流作用。空气比较稳定时,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大气层很浅的层次;而扰动很明显时,除了流动还有垂直方向的扩散,所以整体浓度会被稀释。
在马学款看来,人工消雾目前可以在局部地区进行,比如机场,但大范围内人工消雾还不能实现,而且花费巨大,既不经济也不现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李强表示,这些天的雾霾天气导致PM2.5非常高,公众可每天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数值,当PM2.5浓度超过每立方米150微克时,建议老年人和儿童尽量避免在户外进行剧烈活动,其他人群也要尽量避免在室外有剧烈的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