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交通体现生态环保
2013-01-09

 青岛市交通体现生态环保

2013年01月09日  来源:大众日报

  地铁、隧道和“绿色”公交车
  
  中德生态园位于山东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目前,园内规划建设的绿色交通体系已有四大类二十多个项目通过国家交通运输部评审。它以构建高端生态示范区为目标,充分体现“生态、环保”理念,实现低碳发展。
  
  “近年来,青岛从低碳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组织形式及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积极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现已入选全国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这给青岛建设绿色交通、更好服务于蓝色经济创造了条件。”青岛市交通运输委主任郑明辉表示。
  
  在青岛,“低碳节能、便捷惠民”正在成为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在公共交通领域的鲜明特色:城市公共交通网的低碳、多元、立体化趋势愈发突出。地下,地铁3号线加紧推进,预计2014年建成通车;地上,主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超过30%,85%以上为环保型新车;在胶州湾隧道、胶州湾大桥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环胶州湾轻轨及第二条海底隧道。交通运输工具首选“绿色”。该市城区90%以上公交车达到国III以上排放标准(2016年将全部达到环保标准);而最近两年更新的20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中,天然气公交车为1600辆;目前,全市10560余辆出租车中已完成“油改气”8100余辆,占总量的77%
  
  9项目获节能补贴851万元
 
  近年来,绿色能源、新技术在青岛交通运输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效益显著。青岛港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已为社会各界所熟知,它通过移动滑触线的供电技术方案增强了设备运行安全,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作业噪音,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3000万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作为行业标准已被交通运输部批准颁布实施,在全国推广应用。
  
  在青岛开展的“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专项活动中,更多的企业单位将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作为节能减排的首要选择。青岛高速公路今年121套设备外场道路摄像机太阳能供电设备全部投入使用后,年节电量达5万度;胶州湾隧道应用LED照明灯具7076套,是全球范围内单体隧道应用规模最大的项目。
  
  随着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的推进,青岛在前年两个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节能减排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339万元的基础上,去年有9个项目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补贴851万元。
  
  智能化管理
  
  青岛首个3G区域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在宏达巴士公司试运行后,目前运行良好。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智能调度,车载屏幕可显示开车信息,能实现调度员与驾驶员的直接视频沟通,从而优化行车时间。另外公交超速会自动提醒、车上发现窃贼还可及时报警,保证了乘客安全。”截至目前,青岛将建成5个智能调度指挥中心,100条线路、3000辆公交车实现智能化调度管理。
  
  另外,行业监管也因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步入了一个新天地。以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和行业应用系统为依托,交通运输系统各管理部门实现无纸化办公;“两客一危”车辆GPS监控系统通过全球定位中心平台对全市1808辆车实现24小时监控,有效防止了车辆超速、超时运行等违法行为。而通过青岛市干线公路信息平台,青岛实现了一号对外(96586),电话短信、网络同步信息传送,公众可通过电台、广播、网站和公路上的可变情报板获知最新路况信息,从而大大方便了出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