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成蕨类植物基因库
2012-11-21

南京紫金山成蕨类植物基因库

2012年11月21日  来源:江苏新闻网   

  11月20日,在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举办的2012环保才艺大赛上,该局公布了紫金山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据介绍,现已在紫金山找到了79种蕨类植物,在江苏省占比已经超过一半,由于紫金山是国内少见的靠近城市的山林,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优越,现已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非常珍贵的蕨类植物基因库。

  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林处刘曙雯处长介绍说,蕨类植物和恐龙生存于同一时期,曾是地球上植物的主宰种类。它们通过孢子繁殖,在山上与潮湿的岩壁上生存。目前我国共有蕨类植物2500多种,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森林、山野中。根据紫金山植物资源调查的结果,紫金山共有蕨类植物25科36属79种,分别占江苏省的71.43%、53.73%和56.43%,占中国的39.68%、15.65%、3.04%。

  对于为何紫金山内有如此之丰富的蕨类植物生长,她解释,蕨类植物通常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而潮湿的环境里,少数耐旱的种类能生长于干旱荒坡、路旁及房前屋后。水热条件是影响蕨类植物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决定一个地区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区系成分的一个重要因子。紫金山由于局部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对蕨类植物的生存非常适宜,因此紫金山蕨类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据该局许永善巡视员介绍,近年来,中山陵园管理局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加大紫金山植树造林、森林抚育力度;加大了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力度,并逐步改变了过去飞机撒农药、化学治虫为主的森林保护方式,转变为以利用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的安全有效措施,以维系物种平衡,紫金山森林系统逐步向原生态转化,物种日益丰富。

  根据动植物普查结果显示,昆虫种类从1982年的200余种,增加到现在的15目、126科、534属、共1200余种。发现了29种全新的蝴蝶品种;禽鸟类从1982年的80余种,增加到现在的42科、140余种。其中不乏国宝级的“东方白鹳”、全球“限量”的黑脸琵鹭。兽类动物有河麂、野兔、黄鼠狼、狗獾、野猫、刺猬等;植物种类从1982年的600余种,增加到现在的113科、1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700多种,国家保护植物12种,南京地区珍稀植物9种,古树名木924株……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紫金山就是一座天然的物种“基因”宝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