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期频现“辐射雾”
2012年11月19日
继上周五上午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浓雾之后,昨天(11月18日)早晨,北京市南部地区再次出现雾霭天气。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台获悉,近期北京出现的雾多为“辐射雾”,对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市民需加以防范。
这两天北京频繁出现大雾,主要是由于近地层湿度较大,经过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所致。因此,这种雾多发生在夜长、气温低的冬季或比较寒冷的冬半年,而且多出现在高气压区控制的晴夜,通常被称之为“辐射雾”。它的出现通常预示着晴天,“十雾九晴”的说法就是指这种雾,民间还有“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的说法。
“辐射雾”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日出前最浓,太阳升高后,随着地面温度上升,空气又回复到未饱和状态,雾滴也就立即蒸发消散。
但“辐射雾”危害却比较明显,当大雾弥漫时,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和大气污染物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新物质。如二氧化硫在大气中被氧化后,与雾滴结合成硫酸气溶胶,这一新物质的毒性要比原来的物质提高10倍以上。而且大雾时往往存在逆温层,空气无法对流,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所以对人体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