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北京的生态安全(图)
2006-06-02

北京市远眺。  韩广奇 摄

北京林业生物防治研究中心的天敌繁育车间。韩广奇 摄

大面积飞防作业成为防治虫害的主要手段。   贾达明 摄

检疫人员通过检查林木疫情,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林保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贾达明 摄

北京初步形成了点、线、面、带、环相结合的绿化格局。韩广奇 摄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站长陶万强(右二)、副站长关玲(左二)与区(县)林业部门负责同志及飞机机组人员一起研究飞防方案

科研人员在受灾的林木上释放针对美国白蛾培育的天敌周氏啮小蜂

周氏啮小蜂正在产卵

在不适宜飞防的林区、林地进行人工喷药防治

    近年来,北京的园林绿化建设,以“建生态城市、迎绿色奥运”为目标,努力构建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取得了显著成绩。北京的林地总面积已达105.3万公顷,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了50.5%,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47%。市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了38,878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2%,人均公共绿地11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点、线、面、带、环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随着林木绿地资源的迅速增加,国际国内交往的日益频繁,物流量不断增大,以及全球气候异常,林木有害生物的发生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入侵形势不容乐观,红脂大小蠹已经入侵北京,美国白蛾在京津冀地区已经具备了大爆发的基本条件。

    林木有害生物特别是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不仅严重威胁北京的林木资源安全,影响绿色景观效果,而且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对外贸易往来。加强林木有害生物的监测、检疫和防治工作力度,对于巩固北京造林绿化成果,确保北京林木资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北京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景观迎接2008年奥运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林木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以林分的基本稳定、生物多样性和有虫不成灾为目标,切实把林木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纳入到绿化造林的全过程,努力实现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区域联防的防控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新格局。

    北京在林木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中,大力加强林木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林木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信息化。积极筹措防控资金,不断加大防控物资储备,有效遏制了林木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

    北京在防治工作中,积极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北京林业生物防治研究推广中心今年计划生产防治美国白蛾的周氏啮小蜂10亿只,全市美国白蛾病毒使用量将达到30万亩。今年,要组织开展春、夏、秋三次飞机防治林木有害生物工作,计划飞防450个架次,防控面积超过45万亩,使用的药剂全部为无公害制剂。

    目前,北京市林木有害生物的监测覆盖率已达到了96.20%,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了98.57%,成灾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均超额完成国家林业局下达给北京市的“四率”指标任务,逐步实现了可持续控灾,维护了绿色景观完整和生态安全。在全市林木资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2010年,北京林木有害生物成灾率要控制在1.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照片除署名外,均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林保站供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