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大熊猫“淘淘”放归自然
2012-10-11

卧龙大熊猫“淘淘”放归自然

2012年10月11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成都10月11日消息(记者韩秀)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0年8月3日,大熊猫“淘淘”在卧龙培训基地诞生,成为全球首只在野化培训场诞生的熊猫宝宝。经过26个月的野化培训,如今“淘淘”的行为已经和野生大熊猫十分相似,具有较高的警惕性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算得上熊猫家族中的“运动员”水平。

  昨天(10日)上午,身穿熊猫服的工作人员为“淘淘”进行了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全面体检。这是“淘淘”放归前的最后一次体检,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下午,在经过6个多小时的路程之后,“淘淘”顺利抵达雅安石棉县栗子坪保护区。今天(11日),它就要在这里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离开舒适的基地,熊猫小子淘淘今后又将面临大自然的哪些残酷考验?记者现在正在现场,参与放归仪式的车队正在开往通往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的路上。上车之前,记者向放归项目组的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淘淘”的身体非常健康,各项放归前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就绪,就等着今天上午10点半左右笼门打开“淘淘”走向自然的这一刻的来临。
两岁零两个月的“淘淘”是第一只被放归自然的人工繁育大熊猫,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熊猫跟随“淘淘”回归山林吗?

  为什么选择熊猫淘淘放归自然,而不是其他身体发育正常,跃跃欲试的熊猫小子呢?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也是大熊猫“放归山林”计划的倡导者张和民透露了“内幕消息”,原来,淘淘如此幸运被选中,拼的不是爹,是娘——淘淘的妈妈“草草”的野外生活经历是其他熊猫少有的。

  张和民:熊猫跟妈妈分的太久了,可能这种学习的机会就少了,所以我们就想办法让怀孕的熊猫妈妈到野外环境中来生产,而我们只是对熊猫妈妈给予一些帮助,对它的小仔不让它见到人类,小熊猫完全跟妈妈学习野外生存的能力。同时我们又想到,最好熊猫妈妈也要有一定的野外生存经验,所以我们就选了草草,它当时来的时候才几个月,但是它毕竟是在野外生存了几个月的熊猫,所以我们选择了它,然后它生下了“淘淘”。

  张和民:这次通过“淘淘”跟它妈妈的培训,它妈妈教它怎么样识别同类,识别方向。举个例子,“淘淘”妈妈是用那种类似羊的叫声告诉它,妈妈在下面等你了,只要听到这个声音,“淘淘”马上就会下树。我们悄悄地把它妈妈声音用质量很好的录音工具录上,去放给“淘淘”听。听到第一声,它马上就会想下树,但是后来它停了两秒钟再仔细一听,它就辨别出来这不是它的妈妈,这是骗它的。

  成长了26个月,经过了三个阶段的野化培训,智勇双全的熊猫淘淘又将独自面对大自然的哪些考验?大熊猫淘淘野化放归组饲养员吴代福有点遗憾的说,可惜“淘淘”是个熊猫小子,要是姑娘,她就更放心了。
吴代福:还得看它的性别,比方说它是雄性,它在野外即使能够生存下来,它参加繁殖的话就存在一个交配权争斗的问题,很容易被打伤。其实熊猫的天敌本身不多,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我觉得熊猫出去段,关键是它有一个适应能力的问题。

  吴代福的担忧是有根据的。2003年卧龙基地的人工繁殖大熊猫“祥祥”被放归野外之后,与其他雄性熊猫争夺雌性熊猫的爱情时,被同类打成重伤最后死亡。吴代福认为,如果人类想把大熊猫或者某个物种放归自然,就要考虑到自然界的残酷性,设计出合理的放归方案。
吴代福:比方说“祥祥”,我在想它相对比较大了,你突然把它放回去,包括食物结构这些东西它的身体是不是能够马上接受过来。熊猫幼仔从小逐步适应这个环境,我想这个应该会好一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