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短信消弭千万条谣传
2006-06-01

5月29日下午5时许,兰州市西固区某大型化工企业发生了一起火灾,不久,关于这次火灾的消息在坊间迅速传开。笔者知道这一消息已经迟了,大约在夜里11点40分左右,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西固区一化工厂发生了大爆炸”,好友急匆匆告诉笔者这一消息,是特意嘱咐我们“多接点水!”

兰州人都知道,全国著名的石化企业“兰州石化”就在兰州市西固区,人们也清楚的知道,兰州自来水公司也在西固区。联想到去年11月发生在吉林石化的双苯厂大爆炸,兰州市民有这样那样的猜测和担心理所应当。

在第一时间,笔者又给自己的父母和岳父母打了电话,也是告诉他们“多接点水”。

放下电话,笔者先给家里的盆盆罐罐都盛满了水。可转念一想,有这个必要吗?于是笔者先给朋友——《兰州晚报》时政新闻首席记者C先生打了一个电话,询问有关情况。电话那头,已经入睡的C先生告诉笔者:“情况没有坊间传的那么严重,没有造成水污染。”

笔者有点不放心,又给《中国青年报》驻甘肃记者站记者D先生打电话,因为他家就住在西固区,而且他又非常有新闻敏感,估计这会儿他一定在事故现场。果然他就在事发现场,正在等待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他告诉笔者“没有造成水污染,省长已经到了现场……”

时间已经过了零点,但笔者清楚地听到,楼上楼下的水龙头都在哗哗作响,这一夜,不知兰州人民储存了多少水?

凌晨4点30分,笔者突然被手机铃声所吵醒,拿起手机一看,是联通10010发来的这样一条手机短信:“5月29日,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有机厂苯胺装置废酸单元发生的火灾事故已得到有效处置。经检测没有造成水质污染,市民不必担心。甘肃省政府办公厅”。

一条手机短信,不知道胜过了多少民间谣传。笔者的心可以放下了,兰州市民的心可以放下了。

上个月,甘肃骷髅案被炒得沸沸扬扬,各种说法满天飞。我觉得,这与政府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在一定时点上的缺位无不有关系。

而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的“火灾事故”,政府新闻发言人虽然没有现身,但通过手机短信这种快捷方式,及时、准确地将事故信息告诉了兰州市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发生了重大事故(件),除了及时进行抢救,做好善后工作,及时将事件真相告诉民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处置事件本身更为重要。现如今是信息社会,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想瞒是瞒不住的,只要我们的政府官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处置和看待事故的发生,吸取必要的教训,就一定能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青年报 田敬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