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和态度与基因组成有关系吗?一个由英国莱斯特大学心理学家组成的小组,将在“全国环境与人格调查”中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该项目不久前刚刚启动,其目的是研究那些所谓的“绿色”行为,到底是天生的还是通过后天在社会环境中的学习养成的。
这项研究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调查人的环境态度是否存在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以及是否与人的阶层、受教育程度有关。研究小组成员、心理学家亚德里安·怀特说:“以往我们对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学背景、受教育程度、所属职业阶层是否会对其绿色行为产生影响的问题,知之甚少。现在我们有望通过这项调查,获得一些重要的发现。”
他还补充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还会调查某个人的所谓的绿色举止,是否能够反映出他的特定人格特点。具体来说,就是要看看某个对动物残忍的人,是否对其他人也抱有残忍态度?而关心环境的人是否也同样关心周围的人?”
由心理学家朱利安·布恩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还将调查英国民众对于英国政府有关环境问题的建议的态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将会使人们了解政府有关环境问题的建议是否能够有效地在全国范围内对环境保护产生影响。
“我们还希望知道是否存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明确的‘类型’。比如,那些再循环主义者驾驶高油耗汽车,使用节能灯,却每隔几个月便乘坐飞机进行一次假日旅行。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只有一种‘绿色’的形式?还是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该项研究在英国全国范围的调查主要以在线形式进行,而最终的调查结果将通过媒体予以公布。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