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死亡江豚可能多为饿死
2012-04-19

洞庭湖死亡江豚可能多为饿死

2012年04月19日                来源:《新京报》

  近日,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目前已确认自3月3日以来,共有10头江豚死亡,其中一周内就有6头江豚死亡;就在几天之前,鄱阳湖也接连发现江豚死亡。
  
  调查
  
  江豚饿死可能性较大
  
  岳阳市畜牧水产局下属渔政管理站负责人卢益卫告诉记者,从4月9日到15日,洞庭湖区接连发现6具江豚尸体,近期共确认10头死亡江豚,这些江豚尸体已经按照有关规定送往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其他民间江豚保护组织进行解剖化验,或者暂时冷藏。
  
  针对“40多天死亡12头江豚”的说法,卢益卫表示,可能存在一些渔民出于对江豚的情感,发现后将其就地掩埋的情况。
  
  4月9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谢拥军对3头江豚进行了解剖。谢拥军介绍,江豚身上没有致命外伤,但消化系统中没有任何食物残留。这一特征与鄱阳湖近日接连死亡的江豚高度相似。
  
  “这些江豚多是在干涸的湖汊内被发现,而检验结果显示4头江豚是被活活饿死。”江西省渔政局副局长陈芙说。他说,今年以来,受天气因素影响,湖区水位上下浮动较大,江豚误入湖汊时,水位可能骤然下降,导致江豚被困在干涸的湖汊里无法觅食而饿死。
  
  对策
  
  抽检江豚死亡水域水质
  
  卢益卫告诉记者,16日下午,2头未解剖的江豚及一头已解剖了的江豚标本已被运往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死因分析。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表示,航运、采砂、非法捕捞、气候突变、水污染等等都是导致江豚死亡的原因,但在解剖报告出来之前,确切原因还无定论。
  
  记者了解到,目前,岳阳市已成立调查组,一是对江豚集中死亡的水域进行抽检,查清水质情况;二是查明江豚死亡原因;三是加强对洞庭湖水质监测和区域内江豚动态观察;四是进一步做好江豚保护工作。
  
  ■ 资料
  
  江豚数量已少于大熊猫
  
  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据调查统计,江豚的数量已少于大熊猫。专家称,目前生态环境条件下,江豚死亡的速率每年在5%到10%之间,照这样下去,长江江豚将继白鳍豚后在15年内功能性灭绝。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