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考察黄山侧记
2006-05-24

“中国让我惊奇的事情太多了,黄山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仍让我惊奇!”,曾7次来中国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第一次来到黄山,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5月20日至21日,在分别考察了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黄山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村古民居之后,安南对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效表示“非常高兴”、“非常满意”。

“我将来一定还会再来”

安南能来到黄山,这既是一种偶然,也是必然。黄山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政府和安徽省政府曾多次邀请他来中国访问时参观黄山。但由于时间关系,安南一直未能成行。2005年12月,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的安排下,黄山风光摄影展首次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安南秘书长应邀为影展的开幕进行了剪彩。那次影展给安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黄山秀丽而奇特的风光,当得知那就是中国多次邀请他参观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黄山,安南终于下决心在他第7次访问中国的时候,到安徽来亲身感受一番黄山的魅力。

“到黄山真是一次独特的感受,我将来一定还会再来”。在短短两天的考察行程中,安南在不同的场合三次重复了这句话。

5月20日,安南夫妇在王光亚大使的陪同下参观了黄山始信峰、排云亭和西海景区,景区内随处可见的奇松、巧夺天工的怪石和丰富的树种植被,令安南夫妇一路上不停地赞叹:“真是太美了!” 、“太令人惊奇了!”沿途中,安南夫妇俩甚至撇开众人,单独走入高山树丛,仔细地观察黄山上生长的各个树种,享受片刻的宁静。

“我将来一定还会再来”,在黄山风景区西海饭店小憩时,安南第一次说出了那句充满了激情的话语,并将那句话写在西海饭店的留言薄上。

在黄山北海慧明桥景区徒步参观时,沿途一棵状似雨伞的黄山松引起了安南的注意。黄山风景区的导游介绍说,黄山松是黄山的象征,但黄山风景区内只有“迎客松”、“黑虎松”等少数松树有名字,其余数万棵松树还没有命名。安南说:“我看这棵松树特别像一把雨伞,能不能叫它雨伞松?”

陪同安南访问的黄山市市长李宏鸣兴奋地回答:“我们就将这棵松树以安南秘书长的建议命名”。 5月21日,在离开黄山风景区之前,安南欣然提笔用英文写下了“雨伞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对李宏鸣市长说:“我下次还要来,再看看这棵松树。”

21日中午,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在黄山市国际大酒店会见安南秘书长时,安南高兴地对省长说,“黄山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我看到了云海和奇松,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奇”,“我认为黄山是一座非常值得游览的名山,我一定还会再来。”

安南秘书长这三次在不同的场合表达出的同一个意思,都被细心的王光亚大使记了下来。“安南亲身感受之后对黄山之美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才会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这样的话语”,王光亚大使说,“这是安南发自内心的赞叹。”

“我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黄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令安南秘书长激动的,不止是黄山的秀丽。

在黄山始信峰景区参观时,安南夫妇正巧看见一名黄山环卫工冒着危险放绳到悬崖下捡拾垃圾,当他得知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安南对陪同他的黄山市市长李宏鸣说:“这是一份很危险的工作,你们为黄山的环境保护尽了很大的努力。”他的这句话还源于他一路所看到和观察到的现象。

在黄山参观的沿途,安南一边友好地向中外游客挥手致意,一边向风景区的导游询问:“黄山每天有多少人来参观?”、“黄山的环境保护采取了那些措施?”对风景区管理部门采取景区封闭轮休办法让山上植被更好地生长、给路旁的松树穿上竹衣进行保护以及禁售影响生态及植物生长的日常消费品等措施,都引起了安南的兴趣,“这些都是保护环境的好办法,值得其它地方学习”。

陪同参观考察的王光亚大使向安南介绍,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评选和保护,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做出了大量工作。在履行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上,中国一直坚定不移地用实 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看到黄山有很多游客,但山上仍然很清洁。你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才确保黄山没有污染。”安南与安徽省省长王金山会谈时,这样评价当地政府为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所取得的成效,“因此,我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黄山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我十分赞赏你们为保护遗产所做的一切”

距离黄山风景区仅数十公里的安徽黟县西递村和宏村,是继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之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又一胜境。

在从黄山风景区前往西递古民居的途中,工作人员向安南秘书长介绍,西递就是村民们为遗产保护特意给他写过信的村庄。2002年,西递村民通过电子邮件向联合国和安南秘书长表明了全体村民为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而作出的村民自律公约和承诺。当时,安南秘书长身边的工作人员给西递回信,感谢该村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11月30日将西递列为世界遗产所作出的反应,感谢村民为保护这一新的世界文化遗址所作出的承诺,也感谢村民提出的“保护世界遗产,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安南夫妇俩对这个没有到访过的村庄充满了兴趣。

“这些都是经过修复的吗?”,在西递古民居参观,安南特别留意古民居所用的砖瓦。他似乎不相信眼前的民居是保存了数百年的古屋。在亲手揭了一块瓦、在还有人居住的村民家中聊了好些时间,以及在村里的小巷走了一遍之后,安南终于相信他所看到的,都是真实而完整的文化遗产。

在古老的石板路边,村民们用热烈的掌声夹道欢迎心目中尊贵的客人,人群中不时爆出“安南”的欢呼声。亲眼看到西递村的古朴风貌,看了村民为保护遗产而发掘的祭祖文化,安南夫妇备加称赞,古民居中四处可见的石雕、木雕等明清时期徽州民间雕刻艺术作品,都使他们产生了浓厚兴趣。走进一处名为“瑞玉庭”的古民居时,70多岁的主人胡晖生一脸兴奋,他就是当年西递村民承诺保护世界遗产,致信安南秘书长的发起人。他高兴地向尊贵的客人解释刻在木板上的祖传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简单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安南夫妇听了连连点头。

在西递村的祠堂--追慕堂内,安南看到悬挂在墙上的2002年6月西递村民致自己的一封信和他的秘书回信的放大件,“你们把世界遗产保护的非常好,这封信也保存得很好!”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