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不一
2011-11-09

  中美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不一

  2011年11月09日      来源:中广网

  中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 李文蕊)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前段时间,美国驻华大使馆监测站显示北京空气污染已达“危险”,让人们对北京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产生质疑,而几天来,持续的雾霾天气更让北京市政府环保部门倍感压力。
  
  为了回应大家的质疑,从今天开始,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市民拨打电话预约后,便可进入中心直观感受北京市空气质量是如何监测的。
  
  市民一:“基本上大家都戴着口罩。”
  
  市民二:“有一点不舒服,有点难受。”
  
  市民三:“肯定是不利于人们的呼吸,因为阳光明媚的这种天气下,跟人的心情还是有关系的,人的情绪还是受环境的影响。”
  
  北京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多少感到呼吸不适。采访中,大部分被访者都表示能明显感到北京近段时间的空气不够干净。但另一方面,北京环保监测中心同期数据却显示空气仅为“轻微污染”,这似乎和大多数市民的感受不符。那么,北京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到底可不可靠呢?从今天开始,北京环保监测中心向公众免费开放,市民通过电话预约便可实地参观空气质量监控数据从收集到发布的全过程。
  
  北京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华蕾:“我们完全有能力来做这些东西,但是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待完善,随着我们评价标准的完善,慢慢也会让老百姓更加直接了解。”
  
  华蕾所说的“评价标准有待完善”隐藏了一个信息目前中国和美国对空气质量评价所采用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驻华大使馆监测站监测北京空气污染是“危险”,而北京市环保局却监测为“轻微污染”的根本原因所在。
  
  PM2.5,即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它在空气当中的浓度大小决定了人们直观感受到的雾霾的程度。美国驻华大使馆自己建立的空气监测站,其主要正是监测PM2.5,但中国的标准却主要监测的是PM10,即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形成雾霾其更重要的作用的是更小的粒子,不是PM10,而是PM2.5、PM1.0这种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我们现在还没有监测,这样就容易形成了官方发布的”轻微污染“。”
  
  那么根据专家的解释,即使老百姓亲身走进北京环保监测中心,对空气质量监控数据收集发布的监督意义其实并不大,因为他们能看到的也只是分布在各个不同地区的仪器发回的监测物数据,这些数据与平时发布的并无两样。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了解污染情况,还北京一个蓝天呢?
  
  要得到更加科学的监控数据,必须修改当前沿用多年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将PM2.5甚至PM1.0这种更加细小的粒子增添到监测指标中去。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大家说这个”轻微污染“”轻度污染“和我们的感觉有差距,这种分法是十几年前分的,如果大家觉得这种分法、叫法有问题,我们可以改变。”
  
  对于还没有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与各地方政府压力大有关,担心更加严格的监控办法会让空气质量更难达标。对此,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表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杜少中:“一点儿压力都没有,现在我们也不满足于80%的天达标,我们不是说每年为了完成任务,去减少污染,去增加达标天,而是为了市民健康,这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实际上,检测的数据是一方面,北京空气质量的提升,更多的需要平时每一个人的环保行为,数据不好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数据好的时候,更要时刻绷紧环保这根弦,毕竟,空气的改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