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员:我收的不是破烂儿
2011-11-02

  再生资源回收员:我收的不是破烂儿

  2011年11月02日      来源:新京报

  王进步提着装内部文件的保密袋。10月26日,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员工王进步到一家会计公司进行回收。

  王进步
  
  岗位:再生资源回收员
  
  工作地点: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
  
  【心语】
  
  贵重的物品哪怕是对方当废品卖了,我们也不会拿。
  
  帮我们呼吁呼吁吧,回收货车能不能不受出行时间限制啊!
  
  ——再生资源回收员王进步
  
  28岁的王进步性格腼腆,不善言辞。来京11年里,他先后干过餐厅服务生、库房管理员、铝合金门窗组装工、物流公司司机,他一直在试图寻找更稳定的工作。
  
  直到2007年,时值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刚刚重组改制(其最早前身为原崇文区物资回收公司),急需会开车的再生资源回收员,王进步从网上看到招聘信息,由于给上三险,收入有保障,这让王进步觉得“终于可以在北京找到一个正规工作了”。从司机、普通回收员、再到提为组长,他安心于此,与过去频繁更换工作的经历自此“拜拜”。
  
  原则
  
  保密文件“谁也不许看”
  
  最初看到“再生资源回收”6个字时,王进步还以为就是大街上开着清扫车打扫卫生的。到公司接受垃圾分类培训后,才有了对这个工作的初步认识。
  
  10月26日9时许,作为服务一组组长的王进步带着两名组员陈志东和杜敢超,钻进了印着“北京回收”字样的福田小货车。当天的第一站是珠市口东大街的一家会计公司,有一批内部保密文件要回收处理。天天洁公司部门经理陈宇说,保密文件都要先拉到销毁厂销毁,再利用做成再生纸浆。
  
  会计公司的刘先生打开两个大柜和一个储藏间,呈现在面前的是堆积好几米高的书本、文件,主要是半年来的投标文件、招标书、档案。两名组员撑开保密袋,王进步抱起一大摞抓紧装袋。
  
  当记者问“这些资料能不能真正做到保密?”时,王进步有点急了,从包里掏出事先复印好的“机关、单位内部文件资料回收证”,一边展示一边解释“这些回收的保密资料我们谁也不会看,我也不许别人看,当天必须统一送到东四环外窑洼湖附近的分拣中心,放到专门的保密文件库房,等集中后再拉去销毁”。
  
  “合作好几次了,每次一打电话,他们都准时来,效率很高。”刘先生说。
  
  强度
  
  一次回收近1吨再生资源
  
  1个小时后,10个保密袋全部装满,可还有一些文件没能装上,王进步有点不好意思了:“已经多备了保密袋,没想到还是不够用,今天的保密文件不少。”他站起身想了一小会儿,很快拿过另外的白色大袋子继续装,最后特意串上一条粉色的塑料绳,“我得先把这一袋系上绳做记号,回去再转到保密袋中”。
  
  “一共985公斤。”组员陈志东和杜敢超把所有12个大袋逐一抬到秤上称量,王进步计算价格,每公斤保密文件回收价是2角、纸板7角、报纸1.2元,结账207元。
  
  装袋、过秤、搬下6层、装进小货车,整个工序完成后,已经过了11时。一次回收近1吨,这种劳动强度还不是最强的。王进步说,有一次在一家大机关单位一次清出了10吨左右废旧再生资源,得开着大货车拉去。
  
  11时30分,王进步又开车到了另一家单位东城区城管监督中心,这里每间办公室里都放有天天洁公司发放的办公废纸投放袋,用来专门投放浪费量最大的废打印纸、复印纸、手写纸、碎纸、牛皮纸,秘密级以下的保密材料则设置保密标贴回收,这种方式多少能让王进步回收起来更省事些。
  
  当别人遇到难事,王进步的3人小组会尽其所能提供帮助。组员陈志东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他们给一家律师事务所回收处理一批内部保密文件,装了约8整袋。正准备运走,事务所的人突然跑下楼告知,有一份重要文件被工作人员误放到这批回收文件里了,需要赶紧找回来。
  
  “我们组长二话没说,马上要求我们一起打开保密袋寻找。”陈志东说,他们把每个保密袋逐一翻了个遍,有的还得把东西重新倒出来再装回去。半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那份文件。
  
  王进步说,这样的事情时常会遇到,有的客户还专门赶到分拣库房里去找。我们有一个原则,贵重的物品,哪怕是对方当废品卖了,我们也不会拿。
  
  难题
  
  社区回收分类最麻烦
  
  除了到机关企业回收,人手不够的时候,王进步也会被安排进小区回收居民的生活再生资源、进行家电以旧换新。
  
  10月29日是“再生资源回收日”,王进步出现在国瑞城、光明中街的小区。从2009年8月起,北京就把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定为“再生资源回收日”,天天洁作为政府指定回收公司之一,进入居民小区上门收集。
  
  到小区回收,王进步感觉会更麻烦一些:大爷大妈们的积极性很高,但他们大多习惯把所有东西夹杂在一起,废报纸、纸箱里可能放着未经清洗的利乐包装盒;塑料瓶、啤酒瓶、易拉罐全混在一处,“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源头进行分类。”王进步从一堆杂物中逐一分拣,塑料瓶、易拉罐、废报纸、书本等被分门别类放到不同的袋子里,不属于回收范围的则拣出来。
  
  家住国瑞城的冯大妈以前更习惯把废品卖给走街串巷的废品回收“游击队”,因为给的价格高。于是王进步告知了她“价高”的内幕:那些小贩给的斤两有水分,往往随便估个数,而我们用的秤是公道的,“是绝对不会缺斤短两的”。“后来我们特别留意了,确实存在这个现象。在回收小贩那儿称15斤,在他们这里可以达到18斤。”小区居民现在已经接受了这群“正规军”。
  
  烦恼
  
  早出晚归回收车受时间限制
  
  陈宇说,很多人一听是做废品回收的,都不愿意从事这一行,导致招工非常难。如今,王进步在再生资源回收员的岗位上干了近4年,“这是一个有前景的环保事业!”他认为,自己收上来的不是废品,更不是破烂儿,那些都是可以回收起来再利用的东西。
  
  对于现在的工作环境,王进步还提出一点建议和希望:“帮我们呼吁呼吁吧,回收货车能不能不受出行时间限制啊!”
  
  原来,按照北京的规定,货车在早上7时到9时、下午16时到20时不能在城里开。而一些机关单位定的回收时间往往是早上9时,为了不迟到又避开时间限制,王进步得带组员起大早,早上6时就开车出发,7时前赶到目的单位,一直等候2个小时。下午,他又得在16时前从分拣中心赶回,否则过了时间,他和货车就只能待在库房,过了晚上8时才能再开回单位。
  
  王进步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一家4口挤在一个20平方米的半地下室,租金加上水电费每个月得1800元。最近,得知北京的公租房政策不限制户籍,王进步又有了一个新的期待,“如果能住进公租房,我干这行就更踏实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