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评论:《无极》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
2006-05-23
《无极》剧组在香格里拉肆意蹂躏自然景观的丑闻被媒体披露后,引得天怒人怨,谴责之声不绝于耳。于是,作为当事人之一,《无极》制片人、同时也是该片导演陈凯歌的夫人陈红站出来辩解,有如下说法:“难道我和凯歌会不知道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吗?”从理论层面来考量,完全是一种狡辩,也因此,就很有加以评点的必要。

  我愿意相信陈红和她的先生陈凯歌对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甚至深刻的认识

;但就算真的如此,能说明的也仅仅是他们夫妇二人在道德判断上不存在缺陷;而受到公众抨击的,是包括陈红、陈凯歌在内的《无极》剧组的道德实践。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正确的道德判断必然会导致正确道德实践?

  对陈红女士来一个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以为答案并不难得出。事实上,道德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理性判断,而道德实践则完全取决于价值取向,所以,在道德判断上不存在问题的陈红、陈凯歌在道德实践时见利忘义,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且,针对陈女士在“难道我和凯歌……”这一番表白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的那种身为名人的优越感,我还想特别强调的是,那种名气大、挣钱多、又能够经常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公共话语权向公众宣示正确道德判断的人,其实并不一定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在很多情况下,代表着一个社会道德良知的,恰恰是那些平常得像泥土一样的凡夫俗子。

  在中国的著名影视导演中,有陈凯歌这种行为者,并非绝无仅有。前几年,有个名声大噪的导演写了一本书,名叫《说点您不知道的》,其中记述了他和另一位名导演等人一起为一部影片选外景的事:理想的外景找到了,只是“前边这棵树挡住了来路,而且避不开,除非把这棵树砍喽,那就豁亮了……砍树?犯法!抓住了得进班房。”怎么办?这位导演写道:“最后也没选到比这儿更合适的,那就砍吧!深夜,我带了组里一帮‘土匪’摸到山口,这个时间看林子的人员绝上不来的。好家伙,那棵树要两个人才抱得过来,砍!乱斧齐下,足足弄了俩钟头,树倒了,我们合力将它推下悬崖。为了毁灭罪证,又挖土铲草皮将地上裸露的树桩埋好……”

  记得两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上述文字时,心中的震惊是难以言状的。一个文化人,一个担负着创造优秀精神产品使命的艺术家,不但明知故犯地干坏事,而且敢于向社会宣示自己的“土匪”行径,在宣示时还是那样的洋洋得意、有恃无恐。这究竟是这位导演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社会出了问题?我以为,导演本人太不知耻是他个人道德上的问题;而对违法且无耻的名人太过宽容则是我们社会的问题。从那位名导演到陈红、陈凯歌,在道德判断上没有问题的名人在道德实践上屡出问题,他们见利忘义的丑陋行为,不但成为社会在道德层面上的醒目伤疤,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弱化着大众对高尚道德的认可和追求。因此,对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须首先身体力行的,恰恰是前面提到的那几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民众之上,以至于在干了坏事以后或者强词夺理、或者自鸣得意的名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