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志愿者”倡导自然耕种
2011-09-08

“绿色志愿者”倡导自然耕种

2011年09月08日    来源:解放牛网

  “小小的花生,虽然不如桃子、石榴,把成堆的果实悬挂在枝头,令人一望倾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在青浦淀山湖畔岑卜村,生耕农社志愿者在花生地里为孩子们讲起小学语文课中学到的“落花生”一文。
  
  生耕农社项目团队向青浦岑卜村租借了60亩土地,自然农法耕种,并让市民爱心“认领”土地。每一个市民认领一片土地后,每周都会获得该菜地上产出的蔬菜。如此一来,市民既可带孩子体验自然农耕的乐趣,又可以吃到真正健康无害的蔬菜。而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及生长激素来耕种土地,对淀山湖饮用水资源也起到了保护。
  
  爱心认领后蔬菜送到家
  
  “生耕农社”公益团队负责人郑英女告诉记者,“生耕农社”首个项目选在淀山湖畔的岑卜村,他们向村委会租借了60亩土地,再将这些土地分成小块,供市民认养。目前,有2种认养套餐,一种一年的价格为3998元,另一种为2988元。认养后可以委托或自行对土地进行自然农法种植,之后该土地上获得的产出,农社每周(一年50周计算)都会寄到认养人家中。
  
  郑英女说,他们种植的是有机蔬菜,算下来8元一斤,虽然比市场上的普通菜稍贵,但比超市里的有机蔬菜则便宜很多,因为是公益项目,很多农耕活也由自愿者完成,并不以赢利为目的。
  
  铁杆志愿者只为吃到健康蔬菜
  
  谈起开展“生耕农社”项目,郑英女说这要源于现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2008年,上海和广州多家超市及农贸市场随机农残检测结果显示都有农药残留。 ”郑英女说,使用农药的种植方式不仅仅是农作物上的残留物被人类食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还会破坏土质,使土壤中的养分流失,这样新种的植物无法从土壤里吸取足够养分,就只能依赖化肥生长,并造成恶心循环,而现在他们的种植方式将从根本上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现在“生耕农社”有很多铁杆的志愿者,王婓就是其中一个,他自愿无偿义务为农社帮忙。
  
  王婓今年40岁,自己经营一家企业,当自愿者只因为觉得现在的蔬菜“不好吃”。生耕农社不是为了钱而种植,使得王婓耕愿意加入到这个公益行业,只要天气好,王婓可以跟村民们一天干八九个小时的农活。
  
  秋收时无偿提供农耕体验
  
  “租借的土地在淀山湖边,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转基因及生长激素来耕种土地,对淀山湖饮用水资源也起到了保护,实现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模式。 ”郑英女说,公益项目有志愿者参加,所以他们会定期开展一些免费的农耕生活体验。这个周末,他们就有一个采摘花生和绿豆的活动,市民可以提前报名,在体验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农社做一些农活,既是体验者又充当了志愿者。
  
  郑英女说,从成立至今,生耕农社已有155名爱心市民认养和7家企业会员参与。
  
  “生耕农社”项目获得2010上海十大“最具潜力”公益项目第三名,并在正在进行的联想微公益大赛中,闯进前20强。郑英女告诉记者,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努力建设 “小农户”,使认地的爱心市民与农户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和互识,积极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同时利用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实现配送蔬菜的统一包装和运输,使项目的运作更具流程化,最终实现农户和市民直接对接。
  
  ◎招募
  
  上海绿洲公益生耕农社项目组组织报名方式:发送邮件至:
81440559@qq.com邮件主题:微笑接力拍志愿者报名。同时可欢迎关注新浪微博“生耕农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