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之美源于多样,地球失去它们,人类将会怎样? 这是2004年1月29日,一只孟加拉虎在印度兰坦博尔国家公园里打哈欠。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大肆滥捕滥杀,孟加拉虎的数量已经十分稀少。新华社发
这是2006年1月6日,在肯尼亚的桑布鲁野生动物保护区内,一头母狮和一头雄狮在干涸的埃瓦索恩吉罗河河床上玩耍。2006年1月9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一名猫科动物专家称,如不采取紧急措施保护狮子的栖息地和制止人类与狮子的冲突,被称为“兽中之王”的狮子将在本世纪内灭绝。新华社发
这是1993年8月10日,在澳大利亚一处育有130多只考拉(树袋熊)的考拉保护园内,5只考拉正排队通过一个木栏杆。由于赖以栖息的桉树林遭到急剧砍伐,考拉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新华社发
这是2004年1月13日,雄性长鼻猴维克托在新加坡动物园内休憩。栖息地的消失及猎杀使长鼻猴面临绝种危机。新华社发
这是2001年4月18日,一只黑颈天鹅背着出生两周的宝宝在英国费克纳姆一个水禽公园的湖里游玩。黑颈天鹅是一种珍稀鸟类,产于阿根廷和智利,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喜欢背着自己的幼禽游弋的天鹅。新华社发
这是2004年1月11日,在马来西亚沙捞越猩猩康复中心,一只猩猩怀抱幼崽休息。猩猩属于世界珍稀保护动物,近20年来,由于居住地不断缩小,猩猩面临灭绝的威胁。新华社发
这是2003年9月7日,在印度高哈蒂的阿萨姆邦动物园内,出生七天的小豹猫(左)舒服地躺在妈妈身旁。印度的东北部山区一度是大量豹猫生活繁衍的理想场所,但由于过度猎杀和森林退化,这种动物已经濒临灭绝。新华社发
这是2003年7月2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动物园内,一匹普氏野马正在照顾出生不久的小马驹。普氏野马属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困境。新华社发
这是2006年3月22日,在瑞士苏黎世的一家动物园里,一只蓝色毒蛙趴在树叶上。这种毒蛙分泌的毒液能够麻痹甚至杀死它的敌人。由于生存环境遭受破坏,这种毒蛙已经成为频临灭绝的众多有毒蛙类中的一种。新华社发
这是2004年8月19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动物园中,一头三周大的苏门答腊犀牛站在水池里玩耍。由于栖息地遭受侵害,环境污染,过度捕杀以及非法偷猎,苏门答腊犀牛已被列为濒危珍稀物种。新华社发
这是2005年1月11日,在菲律宾中部保和岛洛博克市的一家动物哺育中心,一只眼镜猴好奇地盯着笼子外的游人。由于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眼镜猴面临灭绝的危险。新华社发
这是2003年1月31日,在美国圣迭哥动物园,一只新出生的树袋鼠(前)首次跳出妈妈的育儿袋与人们见面。这种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树袋鼠是世界珍稀野生动物,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森林的日益减少而濒临灭绝。新华社发
这是2002年6月4日,在秘鲁首都利马附近的一个动物园里,一只3岁的眼镜熊辛迪在水中嬉戏。眼镜熊是该地区唯一的熊类物种,自从冰川时代起就在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一带繁衍生息,目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