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渴”须从节水始
2006-05-22

近些日子,时续时断的降雨给干燥的北京带来了些许湿润,但气象专家告诉我们,零星雨水难以驱散干旱,北京真感到有点“渴”了。干旱和缺水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有资料显示,我国600多座城市中,喊“渴”的不下400个,每年平均缺水400多亿立方米。我国农村年均受旱面积3亿多亩,据估计,每年少打粮食350亿公斤。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其实并不太少,但被13亿这个分母一除,就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了。矛盾的是,虽然我们的水资源十分紧缺,但水的浪费却随处可见,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做得还很不够。如在工业用水方面,我国每吨水产出的工业产值只有世界平均产出的1/5,水的重复使用率只有60%(发达国家达到85%以上);在农业用水方面,我们的灌溉利用系数只有45%左右,这意味着,有一半多的水没有浇到地里的庄稼上;我们在城市用水上也有不少问题,跑冒滴漏绝不鲜见,全国城市水管网的平均漏损率达20%,有1/5的水白白流失。治“渴”必须节水。我们要十分珍惜每一滴水。今天我们不能善待每一滴水,明天我们可能为之流淌泪水。

节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过去一味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起可持续集约型可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专家们说,要抑制那些对人们生活影响不大,又大量耗费水资源的行业和产业。

节水应当成为全民族的行为准则,专家呼吁应为节水立法。目前,北京、上海、河南、山东等许多省市都有了自己的地方性节水法规,但全国还没有一个类似节水法的大法,制定这样一个法规,将全国的节水工作纳入到法制管理的轨道十分必要。

节水应在管理上下功夫。浙江省近来搞了一个“工业用水定额”,为节水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定额科学测定出生产什么产品用多少水的标准,如果超过了,就应视做浪费,有了这一定额,用水管理起来就更为透明科学了。

众所周知,农业节水的潜力很大,农业占整个用水量的70%以上,传统的漫灌浇地仍在大部分地区沿用,用水效率极低。专家们建议,一方面要改良种质,培育耗水少的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多种抗旱的作物,另一方面应大力推广滴灌等先进浇灌技术。一些地方尝试建立城乡一体的自来水供水体系也是个节水思路,北京正在规划此事,欲通过各种措施,使京郊329万农民逐渐用上清洁水安全水,减少地下水的抽取,从总量上降低水资源的耗用。

节水,还应贯彻改革的思路,改革现有的水价形成机制,动用经济杠杆,实行季节性水价和阶梯性水价,在利益的驱使下使其变成节水大户。节水,也要想办法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比如洪涝之水、雨水等等,如能因势利导,加以利用,则功莫大焉。北京在这方面动了不少脑筋,据说某机关院里就有一个集雨设施,一年下来能集1300多立方米的雨水,用此水浇花草、搞卫生不无补益。今年北京还计划建集雨设施300多个。

节水关乎每个人,虽然水的最低消费量对个人是“刚性”的,但在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仍有许多潜力可挖。比如家里的水龙头都拧得紧一点,上班时间先只打半壶水,洗完衣服的水再用来冲厕所等,都有益于节水。笔者以为,节水习惯的养成和节水理念的普及,其意义大大超过真正节约出的水量。有一天,我们大家都视简约的生活为最好最美的生活方式并身体力行,那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理想社会离我们还会远吗?

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