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保护区一大熊猫死亡 经查为垂老饥饿而亡
2006-05-19
大熊猫尸体被运至周至县城 本报记者 康正 摄

  5月14日,太阳明艳,秦岭深山的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虽有起伏群山遮挡,连绵植被掩映,但也被初夏的骄阳照得暖洋洋的。保护区内有条小溪叫阮全沟,水流淙淙,辗转南流,临出区时,又分流东西。就在这水流分岔口,两岸竹木丛生,绿草茵茵,一片蜂飞鸟鸣中,一只可爱的大熊猫静静地躺在河岸边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检查发现

  瘦弱的大熊猫年龄很大

  当天,保护区管理处中心站两名巡山队员巡逻至此,发现了这只已停止呼吸的大熊猫。“站上立即向管理处汇报,处里迅速与省林业厅取得联系。”中心站站长蔡安说,“从牙齿看得出来,这只大熊猫的年龄已经很大了,是雄性,毛色有点发黄,我们对它全身做了检查,没有发现一处外伤,排除了非正常死亡可能。”

  蔡安在现场时,摸了一把熊猫,觉得它瘦得可怜,“老了,跑不动了,消化功能也不行了,饿瘦的。”他还看见,龇着牙的熊猫,嘴里还紧紧咬着半根青竹,“走之前,它还在吃呢。”蔡安介绍,熊猫消化功能极弱,每天需要12小时进食才能维持生命,他因此想到,这只垂垂老矣的大熊猫在离世前的最后一刻仍拼命进食,“它想延续它的生命,甚至想着爬到河边喝一口水,可是已没有力气了……”

  运大熊猫

  工作人员个个都想去

  15日,得到上级指示,中心站组织队员前往阮全沟运回大熊猫尸体。“全站12个工作人员,都想去,就都去了。单程虽只有10多公里远,可没有路,步行在山里,还要过5道河。大家没说什么,一人揣了个馍就动身了。”蔡安说,队员终日守在山上,与熊猫有了感情。

  “虽说它是个动物,已经死了,但我们把它当人看待,很尊重它。”蔡安和队员辛志强、霍亚平、陶清华等人一路摸爬到阮全沟后,给大熊猫收拾干净了身子,然后做了担架,两人一组,一路帮扶着往回抬。

  当天晚上回到山中站里已经8点多,天已黑尽,草草休息一晚,昨日凌晨5时许,天刚微亮,蔡安就叫醒队员,把大熊猫装上一辆皮卡的货箱,紧急往周至县城赶。

  “刚走出中心站不到3公里,车后轮爆胎了,换胎后,才翻过秦岭梁,刹车管又爆了。”由于山中通信全无,蔡安只好缓行,其他队员手里抱着石头跟车,遇到刹车赶紧给轮底塞上石头。”

  生存安全

  不用担心其他大熊猫

  昨日下午2时许,这只大熊猫终于被运离秦岭,送至周至县城。记者在现场看到,熊猫体瘦得仿佛只剩下一张皮。

  工作人员对熊猫进行防腐处理,再用塑料纸密封后,装进了冰柜冷冻。昨日,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李保存说,管理处对大熊猫尸体进行保存后,将立即请权威专家对该熊猫进行相关鉴定和进一步调查。

  李保存还表示,该保护区建区以来,从未发生过一起大熊猫非正常死亡事件,目前,保护区生态环境比以前更好,“大家不用担心其他大熊猫的生存安全。”(本报记者康正)

  资料链接

  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普查,保护区大熊猫数量在35~42只之间,是我国大熊猫分布最北、密度最高的地区。

来源:《华商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